一般来说影响入睡的环境性因素,可以通过个体适应性训练——忍着——来解决。如果没有环境因素影响,躺下就是睡不着,那该怎么办呢?自我放松,是一种常规的方法。我自己练过,心里默念着头部放松……头部放松了……脖子放松……脖子放松了……,实际默念的时候,头部分解成更小的单位,鼻子、颧骨、左眼、右眼、眉头、额头、太阳穴、耳朵、面颊、嘴巴、下巴颏等,胳膊要分成手指、手掌、手腕、小臂、肘关节、上臂、肩关节、肩膀等。这么默念,做不到一半身体放松,就呼呼睡着了。我从来也没有做完过,实在觉得有点儿对不起腿脚。现在想想,我也是死心眼。第二天做时,完全可以从脚趾头开始放松呀。但又一想,从头做起,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样做,人比较容易感受到放松的感觉。
自我放松训练要比单纯的数羊有效果。数羊是一种技巧,而自我放松的细碎训练步骤就像是在入睡前找了一件简单重复的事情想,把注意力从外界收回到身体上,起到收神、安神的作用。配合着音乐也是可以的,但我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有人用录好的带音乐的放松引导语是另一码事。
睡前看书也是算是一个小技巧,我现在很少用了。不方便之处是要关灯,有时候感觉到瞌睡了,起身做关灯的动作,人又清醒了。我现在如果用看书的方式入睡,索性就不操心关灯的事情,亮着就让它亮着吧。
至于书的选择,还是选一些喜欢看而又稍微有点要费脑子的书。决定不了看哪一本,就把想看的两三本都摆在枕边。还要下个决心,每册都要看几章。其实,哪里能做到呀,最多看个七八页,就已经不由自主地合上了眼皮。这时,只剩下灯依然默默地照着酣然入梦的我和那本搭在胸前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