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 日记
一
周五有老师打电话说对学院评优有意见。看来学院的优秀名单根本没有公示,下次要求学院提交优秀名单的时候,除了负责人签字外,再加上公式见证人签字。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猫腻,有猫腻的地方就有领导的指爪。为什么所有事情都要搞排名、搞优秀、搞阶层?原因在于如果不搞这些,领导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我去看了一下这个学院的优秀名单,院长副院长都在其中。这就可以理解了。领导再平衡下面之前,先保证了自己的利益,这就是做领导的妙处。我回复那位老师,等周一的时候给她回复。周末我什么也没打算做,为什么要我周末加班呢?
周六学院领导给我打电话,说他们的优秀名单搞错了,需要替换。我说那就周一送来吧。问题自己解决了。我不知道中间经历了什么,也不想知道。
二
每到期末都要写各种材料。上课一小时,写材料一天。什么课程大纲、教学大纲、考核大纲、导教案、导学案、考核计划、过程考核材料、课程达成度分析……都是教育部那帮不上课的专家搞出来的玩意儿。我真想学习一下苏超对足协的态度,对教育部大声说一句:“滚!”其实,说了也没用。他们通过行政关系,让你们各单位内部相互斗起来,他们只是坐山观斗罢了。真正的硝烟都到不了他们跟前,他们在安全的透明的包厢里拿着高额福利享受这个过程吧。相比起来,足协不过是个可怜可恶的虫子。
这个传统大约是从伟大领袖开始的。当年邀请民主党派帮忙整风,一翻手又把当事人提的意见当成反动材料去反右,把个翻云覆雨运用到极致。反右也不亲自动手,把任务压倒各部门内部,自己冠冕堂皇说些漂亮话,暗地里不整死对方不松口。结果每个右派都是部门内整死的,他老人家保留了随时平凡的权力。伟大呀,就这样流传下来。
我想这下学期不上课了。专心做好我的行政工作,当心不要成了领导耍伎俩的工具,同时用心读点书。
三
老师又在群里发孩子的错题。有人顶不住。“怎么又错!”跳着脚想要去找孩子理论。马上要中考了,保持情绪稳定才最重要,怎么可能因为一道题就会考成什么都不是呢?女性思维也太直线了吧,妥妥直女。
印度电影《起跑线》里说妈妈看见看孩子测验成绩不好,就想着孩子考不到理想学校,就会成为小混混,进监狱。看到孩子一次测验表现不错,就想到孩子要上名校,成为社会精英。可笑之极!但现实中妈妈们确实是这样的。
周日写作业的时候,孩子情绪已经很紧张了。一个周末留了十四套模拟题,还有背诵、三篇作文等零碎作业,根本写不完。老师们难道没有其他的教育目的了?当然,老师们也不光逼学生,还逼自己,说下下周一要中考,所以本周六要补课。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