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鐘樓
何強毅
你永遠在
校正著今天……
你永遠用
青春在激勵著
青春起程拚搏前行……
你永遠用純真
召示著彩虹般的夢想……
軍閥土豪劣紳惡霸叢生
一一淒風苦雨的年代里……
一位美若天仙一一
穿著白大褂的少女
堅貞不屈寧折不彎
用自己的熱血反抗
強權禮教賣買婚姻
捐出了如雪的生命……
尤如一道閃電
驚醒了沉睡了的
古城的純樸的人們……
尤如一條鞭子
打在了古城的
善良的人們的心裏……
從此,一座潔白的
美麗城雕永遠矗立
在古城南來北往的
最繁華的十字街頭……
它時刻讓過往的人們
銘記著一段風雨往事……
它更讓四處奔波飄泊的
遊子們的鐘突然間停了……
注:據多位九十多歲的老人講述整理。1934年,年輕貌美的黃小姊抗婚,逃到泉州城某醫院當一名護士,剛好晉江縣長吳石仙爲巴結國民黨駐軍旅長沈發藻(另一說是民團團長),四處爲其物色小姨太,物色到了黃小姊,逼婚不從而毅然自殺,此事引起社會公憤,幾所中學的老師和學生上街遊行示威下臺。接任的新縣長張斯鱗建造了這座鐘樓,是提倡市民守時。因鐘樓顏色涂白,形象少女,泉州民間一直有謝罪建鐘樓的傳說版本。泉州鐘樓1934年開始建設,於1935年完工,高13.8米,由留英設計師設計,具有歐洲風格。也許設計師設計時理念有受此事件的影響。
2018年3月14日晨光微露
作者簡介:何強毅 ,筆名:河流、鐘淩。1956年4月出生于泉州市東街。1974年7月,畢業於泉州五中。1974年7月至1978年8月,為上山下鄉知青。1983年7月,福建師大歷史系歷史專業畢業,曾先後在泉州七中、泉州市機關幹校工作。1996年4月,正式調入華僑大學工作,曾先後在華僑大學宣傳部、教育工會工作。爲華僑大學副研究員,中國散文詩學會會員,泉州市作家協會會員,泉州市鯉城區作家協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