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你:
此时此刻,还好吗?
父亲节这两天读到好几位朋友写父亲的文字,让我也想到我亲爱的爸爸。
我记得两三岁的时候,那时我家还住在学校。夏天的晚上,他在操场上铺上凉席,带着我和姐姐躺在洒满星星的天空下乘凉,还唱歌给我们听。哥哥大我们几岁,他一直跟着爷爷睡觉,所以这样的场合没有他。
小时候,的确是父亲带我们玩的时候更多些,因为母亲白天上课,晚上还有很多的针线活,经常要忙到我们睡着以后很晚很晚。
父亲会唱歌,遗憾的是,我们兄妹三个都没有继承他这方面的特长。父亲不止会唱歌,而且会识谱,会弹风琴,会吹箫。这在他们那个年纪的人里实属罕见,因为一般没有条件学习这些技艺。而父亲只是在保定一中读初中时,学校里有风琴,他就学会了。现在想来他肯定没有太多机会摸风琴,只能说还是太聪明了。
不记得几岁的时候,有上学前,有上学后,有时候父亲会带我去他上课的学校。每次去之前,父亲都会给我细心梳好头,大概是因为我当时还不会,也没有意识要自己梳头。其实,我不记得为什么要跟着父亲去学校,可能是母亲偶尔有事出门——去开会、培训之类的,家里没人照看我。不过我记得当时虽然年纪小,但已知道在生人面前好好表现,这个也不难,乖乖的就好。而父亲也总是很高兴把我介绍给同事和学生们,也总有其他老师和学生带我玩,其中有一位姓解到老师很喜欢我,还从家里给我带好吃的。
我记得刚上学时我还没开窍,放学后总是先在家门口玩耍,等远远看到父亲回来的影子,才赶紧跑回家拿出书本写作业。谁知道父亲早把一切看在眼里,但也并不严厉地批评,而是会在全家你一句我一句闲聊地时候说全家最会做“眼罩子”(装样子的意思)活的是我。当时虽小,但已经有了自尊心,知道羞愧,知道要强,之后就再不做这种自作聪明的事了。
我记得小时候觉很多,夏天吃完晚饭,经常天还没有黑透,我已经困的不行先去睡觉了。有时候迷迷糊糊地,知道父亲正轻轻地握着我的手,那时已能够体会到他对小小女儿的珍爱。
我记得初中时跟着父亲在他任教的中学读书。有一段时间我需要吃中药,当时是夏天,宿舍里虽然有炉子,但并不能生火,怎么熬药就是个问题。父亲就在宿舍外面,用三块砖头架起药罐子,再点着捡来的树枝,耐心地把药熬上两遍。沥出来药汁还要混合均匀再分开,先让我喝一半,剩下的一半喝之前再点火热一下。
我还记得,在我更小的时候(五岁左右)因为久咳不愈喝中药,父亲跟我说,中药虽然苦,但并不全是苦味。听了这话,我就不那么害怕和抗拒了,而且很听话的一口气喝下去,因为父亲说过了,喝得越快越不苦,喝得越慢才越苦。是啊,苦味是不能细细体味的,最好一股脑咽下。而每次刚一喝完,父亲就又递过来一勺糖,最后剩下的就是甜味。
我记得父亲每次去市里,大都会给我和姐姐买一些女孩子喜欢的东西,扎辫子用的,一把一把的花花绿绿的橡皮筋从来没断过。每年春节之前,母亲也经常让父亲去给我们买做新衣服用的布料,可能是因为比家里集市上买的更好吧。
对于我和姐姐的教育问题,父亲一直主张让我们考大学,并不因为儿子已经是大学生,女孩子就可以无所谓。母亲也经常跟我们说一句差不多同样的话——女孩子更要有出息。不过,真的等到高考那一年,父亲又经常跟我说,第一年考不上不要紧,反正你年纪小(我上学早),再复习一年也不大。
正是因为我不记得父母有任何一点重男轻女的事,我才以为这很正常。直到很多年以后,自己都年龄不小了,才明白其实我们一直很幸运、很幸福。
而我的父母把儿女同样的爱一直延续到我们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又再平等地延续到第三代。每当我们在生活上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父母永远毫无保留地给予他们所能给予的全部。
父亲七十多岁之后用过箫还放在我家书架旁边,我好像还能想起他吹过的曲子。
而我现在也好想回到小时候的夏夜,躺在满天星星的夜空下,耳边有父亲的歌声。
虽然父亲节已过,不妨碍我们回忆父亲,想念父亲,你说是吗?如果你也有相对父亲说的话,不妨也写一写,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就像和他聊天一样。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我们明天再见。
你的亲爱
202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