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班毛豆

2025-06-20  00:58

11 3 1039

尺素记 254:“天爵”与“人爵”

image

家门口的风景  龟背潭




L君如见:


梅雨季,真是漫长的雨季。


今天下了一整日的雨,一时未停。我便一天没出门。未约客,否则会像赵师秀一样,客人因雨未成行,只得“闲敲棋子落灯花”。


听雨,将《孟子•告子上》第十六节全部抄完。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即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孟子说:“有天赐爵位,有社会爵位。仁义忠信,行善且乐此不疲,这是天赐的爵位;公卿大夫,这是社会的爵位。古时的人,修养自己的天赐爵位,然后社会爵位就随之而来。现在的人修养天赐爵位,以此来追逐社会爵位;得到社会爵位以后,就丢掉了天赐爵位,那实在是太糊涂了,最终必然连社会爵位也丧失掉。”


晓骡老师说,今日“天爵”之“仁义忠信,乐善不倦”,就是郑板桥给堂弟的《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里整篇体现的精神。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曾读过,记得最清楚的,莫过于“暖老温贫”一词。其画面也是吾乡常见之景。“天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过去泡炒米,不过是开水泡泡而已,如今用鸡汤泡炒米,更加美味。后来,“暖老温贫”一词,还被张爱玲用来描写冬天街道的烟火气。


我找来重读一遍。果然,这时看到的就是“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所以,郑板桥书曰“他自做他家事,我自做我家事,世道盛则一德遵王,风俗偷则不同为恶,亦板桥之家法也。”


好一个“世道盛则一德遵王,风俗偷则不同为恶”。这便是孟子所说的“天爵”之“仁义忠信,乐善不倦”。


晓骡老师解得妙。


青老师说,天爵是精神贵族,人爵是社会贵族。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天爵是本,是皮,是源,人爵是末、是毛、是流,放弃修身,道德沦丧,礼崩乐坏,让天爵蒙尘,仁善不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何谈人爵!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里也写了“即得人爵,而弃其天爵”者。


“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也就是孟子所说的“终亦必亡而已矣”。


然而,当今的读书人,读研读博,又有几个拿高学历不是为了想找个好工作,拿高薪,买大屋呢。这是人之常情。只是要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天爵存于心,人爵是更好地乐善不倦则已。


如此,天爵与人爵的关系,方厘清了。


好了,今天就到这吧。


晚安





2025.6.19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二班毛豆   2025-06-30 22:37:24

    谢谢融融老师🌹🌹🌹

  • 乐融融   2025-06-30 08:47:42

    精进的毛豆老师👍🌹🌹🌹

  • 二班毛豆   2025-06-21 19:27:47

    谢谢老师鼓励🌹🌹🌹

  • 二班毛豆   2025-06-21 19:26:32

    谢谢晓骡老师启发🌹🌹🌹

  • 乡下蚂蚁   2025-06-20 14:26:38

    学习了,很有意思😺

  • 晓骡   2025-06-20 10:07:08

    孟老师和板桥早已通透之人。跟着又学习了一遍。毛豆老师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