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人石成金编辑了一部生活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传家宝全家》,其中就有关于睡觉的条目。
有一则“睡法”,“凡睡必须曲足侧卧,以敛其形,形敛则神敛。如仰卧,则元神散荡矣。卧时手不可放在胸上,则无梦魔。卧时不可言语,即如钟磬,不悬则不宜发声。蔡季通《睡诀》云:‘卧侧而曲,觉正而伸,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
睡法首先说明了睡姿,曲足侧卧,收敛身体,以收敛身体的动作来起到收敛心神的作用。并且说,如果是朝天睡姿,不利于收敛心神。接着说明手不可放在胸部,以防噩梦。又说躺下后,不宜说话。用钟磬来作比喻,放倒的钟磬不宜再敲。最后引用了宋代人蔡季通的《睡诀》,意思是睡则曲足侧卧,醒则伸展身体,按时睡觉,先让心入睡,这样闭眼就睡着了。据说大儒朱熹就有失眠的毛病,按照此法入睡,竟然就把这个毛病治好了。
“先睡心、后睡眼”也成为流传千年的入睡经验。我们也常有这样的体会,该睡觉了,躺在床上闭着眼睛烙大饼,心没有安静下来,单是闭眼睛是不管用的。入眠音频的作用就是帮助你先睡心的。酣然入睡,一觉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