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大二那一年。那个暑假,同学们都回去了,我每天出去打零工。
那个暑假的回忆真美,傍晚回来的时候夕阳还挂在天边,芒果树刚成熟,本地的芒果很小,软乎乎的。校园里有一整条路都是芒果,矮矮的,一伸手就够到了。大家都回去了,也没几个同学跟你抢,前面几天我几乎天天吃芒果,后来就过敏了,脸上都是疙瘩,一个人在宿舍里,桌子上堆满了芒果,发愁啊!
晚上闻着芒果香听古典音乐,就是在那个时候听了很多音乐剧、歌剧。也听到了这首曲子。
不久我也可能追随而去,
当友谊消逝
手上的指环失去了光泽
真挚的心枯萎
爱人也已经离去
人
为什么还要孤独地活在这个世界?
女高音用德语演唱,我瞬间记住了这样的歌词,很多年以后,想重新听,却忘记了曲子的名字,也忘记了这出歌剧的名字。
后来跟朋友聊到几次,也没有人知道。我觉得可能要成为遗憾了吧!
没想到,因为韦老师,我竟然在20年以后重新听到了这首曲子。原来是《The last Rose of Summer》,是一首古老的爱尔兰民歌。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夏日里的最后一朵玫瑰,它孤独地开放,孤独地即将凋谢?。而她等待的爱人迟迟未归,她只有独自凋零,所以诗人感慨:若真心不在,谁还愿意在这个黑暗的世界独自活着?
后来贝多芬校订过这首歌,我喜欢的门德尔松写过幻想曲,而我那个夏天听到的歌剧来自德国作曲家弗洛托写的《玛尔塔》,这首出现了两次。也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我当时听到的就是女高音歌唱家演唱的这支曲子,爱尔兰风笛和那个夏天过敏的脸多么相配啊!
群里大家在讨论韦老师的《歌剧的情境》我就提了这几句,没想到有人直接说他也在很多年前深深地喜欢过这首歌。
真好啊!从来没有想过,这首歌会在20年后重新加入我的单曲循环。
也顺便说说韦老师,专业,坦诚,不故弄玄虚,言之有物,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