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看《写出我心:普通人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这本书,我完全的喜欢上作者了,她是一个真正的作家,她是明白写作的。
她说,尽管放手去写吧,不必关注逻辑跳跃,不必关注是否合理,不必关注写的好不好,不要让ego(自我)出现。因为一旦自我开始出现,就开始评判,而真正的灵感,那些鲜活的内容,很可能就因此消失,所以,要不停的写,不要回头去看,只是任由文字从脑海中流淌出来即可。
于是我按照这种写法去写,完全不考虑任何事。如同作者所说,她可以分辨出哪些学生是真正的尽情去书写了,因为当不再让自我来约束限制自己,摒弃评判,那么一定是最放松的状态,她/他的身体姿势也一定是最放松的。由此,我没有了精神包袱,不再关注段落是否分配合理,不再关注是否合适写出来,哪怕是阴暗的内容,也可以去写,此时,我是一个没有堵塞的畅快的小溪,我的思绪的泉水可以尽情的挥霍,实在是太解压了。我从来没想过,写作居然可以这么的解压,只要我不去关注,不去回头看,不去评判,解开脑海中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之后,写作变成了一件如此畅快的事情。
只需要不停的敲击键盘,直到没有念头涌出就好了。
而这种写作练习非常重要,他的意义不在于培养你的写作技巧,而是在于培养你学会聆听自己的内心,成为一个忠实的听众,耐心的把脑海中的所有的念头都倾倒出来,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接纳自我的过程,倾听内心,解放内心的小孩的过程。世俗世界已经有太多的约束和规则,告诉我们这样是可以的,那样是不对的,但是在做写作练习的时候,所有这些都不重要,只需要转换为一个忠实的誊写员就好了。
另一个有趣的点是,要学会把创作者和编辑者分开。我被狠狠的击中了,是了,我乐于当一个创作者,而不是一个编辑者,每次写过的内容,喂给gpt之后,他给我改动优化,但是我拒绝接受,因为那不是我,我只是沉醉于输出的快感,而不在意组织语言的结构,句子的顺序,仅仅是把这些想法变成文字,就让我畅快。而编辑是一件烦人且枯燥的事情。
编辑是烦人的,他会评判,反思,限制,而这一切都很可能让我止步不前,最终看着屏幕发呆,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想必你也听到过这个恼人的编辑的碎语“你写的不行,毫无逻辑,遣词造句更不行了,更别提故事性了”,作者说,就把这些碎语当作洗衣机的噪音就好了,不必管它就好了,最终,衣服会洗好晾晒,思绪也是。而在写作练习的阶段,我们只需要当创作者就好了。
当然,你可能会说,这个讨厌的编辑在脑海中喋喋不休,那么也没关系,就让他们在纸上吵吧,让他发言,给他机会,最终你会发现,这个编辑的话实在是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