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人与人的一种斗争。这谁都知道。但是这种斗争在一个多少说是文明的社会里是怎样进行的呢?人不能够一照面就互掐。不这样做,那就试图把罪过耻辱套在别人头上。能够嫁祸于人的人总是赢家,承认错误的人总是输家。】《庆祝无意义》昆德拉
昆德拉这段讲人际斗争的话,其实把文明社会表面光鲜底下藏着的权力较劲儿给扒开了。他用存在主义那种冷静得有点扎心的眼光一瞧,发现咱们平时往来里那些被礼貌、规矩包着的暴力本质,全被他给拆穿。
原始社会那会儿,争斗直接就是拳打脚踢;到了现在文明社会,这架越打越隐蔽,成了玩符号的战争。你看啊,现在人发明了一堆"体面"的武器:道德上先扣帽子,舆论场上搞审判,再拿身份标签说事儿。办公室里互相抄送邮件甩锅,朋友圈里阴阳怪气点人,开会时打太极绕弯子——这些全是现代人"互相掐架"的文明版。
昆德拉说的那个"甩锅机制",其实就是个制造权力的套路。当社会把"死不认错"当成强者的标签,这就成了一种虚伪的鼓励机制。你看那些政客甩锅的话术,企业危机公关的公关稿,社交媒体上的"取消文化",全在说一个理儿:谁会编故事、谁就能掌握主动权,真相反而没那么重要了。在这种变味儿的状态下,说实话倒成了奢侈事儿,谁不得跟着演这出集体戏?
更逗的是,这么折腾来折腾去,最后两边都遭了殃:被整的人憋着一肚子冤屈没法说,"赢"的那个人呢,还得不停证明自己清白。就跟卡夫卡小说里写的一样,大伙儿拼了命抢的可能根本就不是什么真的审判席。昆德拉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说这种荒诞的争斗本身就在消解生活的意义——当所有人都在玩"谁该负责"的甩锅游戏时,反而是"啥意义都没有"成了最实在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