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就不了业怎么办?
看见一篇文章,讲现在的就业难,还鼓励生育,说这太矛盾了,应该继续控制生育,让人口降到10亿,也就是再减少4亿人口,再稳步发展。到了今天还有人认为中国的问题在于人口过剩,可见愚民教育危害之深、之远。
假如可以实施“六十不死活埋”的政策,迅速降低人口数量,可能是个不错的办法。在短时间内解决了人口老龄化问题,减轻了社会负担,提高了人口质量,甩掉了人口包袱,给社会发展一个好的机会。但是也未必。如果真这样的话,人们也看不到什么希望了,为什么要工作呢?为什么要建设呢?反正退休之日就是活埋之时,不如秉烛夜游,及时行乐呢。
如果通过控制生育迅速降低人口数量,那么减少的一定是年轻人。在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的情况下,还要减少年轻人口的出生数量,这个国家将会有一半的老龄人口。老人是没什么创新能力的,也没有什么劳动能力,也没有消费能力,那么这个国家将会变成等死的国家。看看身边的老人,看看农村大集上的老人,他们能做什么?能消费什么?每天只需要几块的食物就可以了。全国有近一半的人处在这样的生活状态的话,青年人没必要找工作,自己去种点田,够自己吃就行了。大家重新回到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变成了必然的结果。
今天的就业难和人口没有任何问题,这些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倒是得了人口红利的光。以新冠三年为界限,为什么就业一下子变得如此艰难了?显然也不是人口的问题,毕竟人口的变化是缓慢的,三年之间不可能如此明著地显现出来。那么就业难的原因是什么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三年防疫让所有企业丧失了发展的信心,民族主义的泛滥让所有外企丧失了信心。
有人喊“内循环”,说我们这么大个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内循环来实现快速发展。这简直是痴人说梦。所谓内循环就是闭关锁国。大清以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搞了近三百年,最后自己垮了。现在会比大清好吗?邓设计师留下的遗产是改革开放,改革就是改变自娱自乐的发展模式,开放是对世界开放。开放是对哪个世界开放呢?对非洲吗?对南美洲吗?对东南亚吗?对中东吗?对阿富汗吗?对伊朗吗?对朝鲜吗?对哈马斯吗?显然不是!所谓开放就是对欧美开放。
这是发展的必经之路。
对外开放,对内开放。
把那些愚民教育抛开吧。为什么现在会有人说读书无用呢?因为他们说的读书是指学校的愚民教育。为什么会有人反教育呢?因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愚民。为什么不能实现改革开放的目标呢?因为愚民太多了。当国人都不能正常思考问题的时候,还有什么开放与不开放呢?还有什么发展与不发展呢?还在乎什么工作不工作呢?
我又犯规骂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