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晨瑞

2025-06-25  22:11

229 1 568

入睡秘诀(二十八)

很佩服古人的智慧,为睡眠写诗、写歌。昨天录了一首,结尾的“乐羲皇”被酣然先生改作“到天明”。羲皇,乃伏羲氏,意指在那个远古时代,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闲适生活。其实无论生活在哪一个时代,都会有哪一个时代的忧虑,只是无论哪一个时代,都会有哪一个时代的桃花源。

但这个桃花源,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活于明清两代的文人李渔,对于睡眠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见解是,睡觉这件事,你要专门去寻求那种理想的入睡状态是不可能的,但你要在睡前,翻开一册书,带着一种要好好读一读的心情去读,反而读不了几行几页,就不由自主地进入梦乡里的桃花源了。因为武陵人不是为了找桃花源,而是误入其中的,是一种不为而为的心态。运用助眠音频也是这个道理,睡前听故事,是入睡前设定的一个任务,就像那个武陵人是为捕鱼,而不是为了寻找桃花源。当你把注意力放在听故事上,忘“路之远近”,忘了时间。那么梦乡就在不经意间寻到了,进入了。

还是再奉上一首古人写的“喜睡歌”:

我生性拙惟喜睡,呼吸之外无一累。宇宙茫茫总是空,人生大抵皆如醉。劳劳碌碌为谁忙,不若高斋一夕寐。争名争利满长安,到头劳攘有何味。世人不识梦醒关,黄粱觉时真足愧。君不见陈抟深得此中诀,鼎炉药物枕上备。 又不见痴人说梦更认真,所以一生长愦愦。睡中真乐我独领,日上三竿犹未醒。

祝你带着对“睡中真乐”的领悟,酣然入睡,一觉天明。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山人   2025-07-02 11:25:22

    又不见痴人说梦更认真,此句真可警醒,想我们这些沉浸在心理学的一知半解中的人,是不是此类的更认真的痴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