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件事情,怎么去判断它该做还是不该做呢?
可以看经济收益,看性价比,也可以情绪价值。
比如去高新区讲课这回事。
前两年我就认识做咨询的尹姐,一加微信我们就相谈甚欢,热情诚挚的约了喝茶见面,但两年过去了,我们没时间喝茶,也没见成面。其实中间她有多次安排员工联系我去开读书会,闻到,自己开车过去,我就没敢推荐同事。市区过去高新区要一个小时车程,穿过好多郊区道路,我自己去,嫌累,推荐别人去,怕路上不安全,弄巧成拙。这还有人身安全问题和法律医疗等风险。于是,我们总也没见成面。
然后去年春节终于开新车去了一趟,线下面基后,就不只是网友了,感情和信任都有了实体依托,于是,重新开启了合作交流:比如她们会给我安排企业的培训课,职业能力提升类,或者心理疏通类,也有一次读书分享会。
单程一趟就要一小时,课前准备和课后都耽误一会,不吃饭也要五个小时到家。一节课看起来一两千的酬劳,其实,时薪并不多。
但我还是每次乐此不疲,至少目前是这样。并且读书会是哪酬劳的,反而我准备最充分,耗时耗力都颇多。
一件事,该不该做,还该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做完了,满心愉悦感,饱满的幸福感,一路上来回听歌想事也不觉得累。
这样的事,就值得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