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夏至草

2025-06-25  23:28

10 0 727

读书笔记(三)

大波那和滇一样,是汉译当地民族语的古地名,在战国初期就有了。元封年间,汉武帝设云南县,大波那之名被云南取代。汉武帝想从云南通身毒,被白子国阻挡。

三国时期,诸葛南征,平定后,划分郡县,云南成为郡县名。元设云南路行中书省,清设云南省。大波那作为村镇之名留下来。

大波那的意思是大首领、王所在的地方。以前是白子国的首都。是现在祥云,弥渡两县。

大波那铜棺随葬器物一百多件,其中条型锄,织布机部件,轮制陶器等十四件,是当时的先进物品。

铜棺盖呈悬山式屋顶状,棺内有肢骨和青铜杖,以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况衡量,随葬品类别全,文化内涵丰富,推测为白子国的某一代国王。

白子国建立于公元前四世纪,前4-2世纪,都城在大波那(祥云),前105年后,都城迁至白崖(弥渡坝)。公元七世纪灭亡。


所谓白文者,是借用汉字的音,义,偏旁作为符号,记下白语。唐代遗址中的有字瓦,后来的山花碑就是。

游牧生活形成的习俗,“父子联名,披披毡跣足”“虽清平官大将军亦不以为耻”。

蒙、白实际上是定居于洱海地区的三江流域土著游牧民族(忙怀文化)和农耕族群(白羊村文化)中的某些支系。

白子先民可上溯到距今8000年左右在三江流域繁衍生息的蒲缥人。

海门口遗址的出现,标志着这区域在公园前十二世纪的殷商时期,从石器时代跨入青铜时代,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社会即将解体,史前史即将结束,文明的曙光已经出现。

两个族群中的某些支系,以地缘为契机,融合,凝聚,从而产生新的部族,白子之称始于此时,此地。

纵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融合,凝聚历史,从周武伐纣到满人入关,往往以游牧民族征服农耕民族开始,又以农耕民族同化游牧民族结束,这一点,在出土文物中得到了证明。


羊角扭编钟为六枚一套,含六声或七声音阶,发音清朗,无一钟发两音的情况。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