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八万四千问》印象比较深的几个片段:
对当今社会婚姻问题的理解,仁波切认为,家长不能用自己当初的婚姻状况去要求孩子的婚姻生活,那是不现实的。时代变了,社会环境让一代人变的自私了,婚姻生活中彼此之间需要更多的空间去相处。而婚姻仅仅是为克服孤独。
以仁波切的智慧和境界,对提出的问题谦虚谨慎,没有一丝一毫傲慢的言词,也从不否认自己的不足。更加笃定,修行的真谛,不在外面,而在里面。修的愈深,向内探究的愈深。
对修行的路径,仁波切也给予了肯定,对三宝的敬畏、顶礼,对自性的追求,对佛法的究竟……着实让他的学生尊敬。
近日,对自己的言行有了深刻的反思。直心、直行也是需要适当的场域的。应该调和一下自己,不应该带着颜色出门,要将自己调成干净的状态,在不同的环境中要灵动而融合。这个状态是很难到达的境界,但那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