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怡情小组学习放假了。
怡情小组放假,其他学习可没有停。每一门都是自己喜欢的。每日出门~学习~回家,有时早晨去游泳,有时傍晚在泳池放松。日日如此,乐此不疲,乐在其中,乐得自在。
孔老师说他自己,学不厌教不倦。对某人,教不倦还在仰望,学不厌倒确确实实。孔老师又说他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不知老,日日乐,多么好的处老境界,学起学起。
傍晚结束今天的《信心铭》共学回家,顺路在玉林买了老同志喜欢的煮花生和最好吃的泡凤爪(自评)。下了二环高架又在路口买了打折的新鲜玉米。晚上和老同志简单的晚餐。
只是我们两个,也要把日子过得有滋味。关于这一点,俩老同志已经达成了共识。该吃吃,该喝喝。
该吃吃,比如今晨老同志带路路接游晨泳的人回家,路上拐去吃了巷子深处酥肉豆花面顺便再加一份小份甜水面。该喝喝,某人的冰可乐、冰牛奶和夏日不能缺的酸奶,老同志的冰啤酒和小酌的白酒。
今晨的酥肉豆花面与甜水面,花去银子36元。某人说微辣的酥肉豆花面太辣,擅长吃辣的老同志说不辣。甜水面并不让某人觉得有多甜,却被不喜甜的老同志嫌弃:太甜。
同样的东西,却被眼前的两人给出来截然不同的评价。孰是孰非?谁是标准答案?谁是正确答案?值得往下思考却又很有意思的体会。
晚餐的煮花生、泡凤爪、煮玉米棒子、中午剩的耙耙菜和甜水面,冰可乐呀,小酒啊。自我陶醉——“小丰盛”。
耙耙菜,顾名思义用应季蔬菜加清水煮得又耙又软,夏日胃口不好时好伴侣。今日耙耙菜煮了豇豆、贝贝南瓜和土豆,只加水不加盐,煮出来的菜有滋有味,连汤都是自然的甜味。好吃极了。
俩老同志边吃边闲闲说话,不知不觉又吃得肚圆肚肥。不行,必须得下楼走走。乘着夜风,带着路路,两人边走边聊。庆幸一把年纪,似乎还有说不完的话题。
“怎么突然想到大路口去坐着看看车来车往?”老同志忽然喃喃。
“那就去啊。”二人对于彼此突然冒出的各种提议,总是容易达成共识。
沿着河边左拐右拐,来到“金沙遗址这里才算大路口”的路边。寻一棵路边大树下坐下,老同志美滋滋地点上一根烟,看着夜里十点的车来车往。
此时,当下,眼前的世界似乎在飞驰,眼前的世界似乎又在这一刻静止。
浮生一刻闲。惟二人一狗,青烟袅袅动,夜风淡淡香。
2025.6.26,周四

酥肉豆花面与甜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