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薇

2025-06-26  23:58

6 0 593

随记

今天终于在午后过了按照爱默生所言按照良心和??度过一天,就可以放下所有历史书的半天。


下午编辑微信并在DP老师的加持下,写好了主持词,以前单独主持词要写一天吧。


晚上快递收到了施蛰存《唐诗百话》,欢欣不已,好书就是耐读。施先生读唐诗简直到了锱铢必究的地步,每一个字都有严谨的考据和推敲,但一点都不枯燥,既有智力活动的清洁,也有情感活动的滋养。


之后把成庆教授的《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翻出来再看,其中第17讲没有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引用John Donn的诗说明佛教的缘起观叹为观止。第一次读到这里就决定要推荐给读书会,也坚定了共读这本书的信心。这次是合光法师要求讲这章,再看了一次,还是很喜欢。


《丧钟为谁鸣》


作者:约翰·多恩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可以自全。

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

整体的一部分。

如果海水冲掉一块,

欧洲就减小,

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


多年以前读过Dnne的诗,印象很深,一位即将离世的绅士对心爱人的留言,我第一次感受到西方诗歌的深邃,有哲思且有深情。


但是这首却是因为成庆教授才认真读起来。Donne写这首诗时,正逢1623年伦敦瘟疫爆发,当时他身患重病,写下这首诗。


无独有偶,武汉疫情时,为什么没有人拿出这首诗呀?太契合当时的情境。这首诗是多么能让人同仇敌忾,而不是互相指责。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