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因为受疫情的影响,没能送侄女沛仪到复旦,我对她说,待她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一定要到学校参加她的毕业典礼。
6月20日迎来了毕业典礼的日子,我和姐姐一大早来到活动现场,孩子给我们准备了两张家长入场券,据说每个班只有20%的家长能参加,票很难抢到,我们很是幸运。离入场时间还有20分钟,我们身后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按序凭票进入场馆后,找到一个比较适合拍照的地方坐下。沛仪荣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的殊荣,她坐在内场,我电话给她示意我们的位置,她远远地为我们拍一张观众席的照片。
儿子因为大四作为交换生到悉尼学习,毕业的时候未能参加学校的毕业典礼,我们也就错过了参加儿子毕业典礼的机会。
能来参加沛仪的毕业典礼,也算是弥补了去年的小遗憾。
整个场馆简洁而喜庆,主席台大屏幕两侧挂着“博学笃志 切问近思 为强国建设不懈奋斗”“自立自强 守正创新 为民族复兴挺膺担当”这两句话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复旦大学的校训精神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
主席台正对面是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校训体现了复旦大学对莘莘学子的学术修养和品格追求的期望。
当我正在低头查询复旦校训的出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子张》中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时,两个手持话筒的小帅哥唱着流行歌走过看台,心里顿时联想到“多才多艺”“优秀学子”这两个词。
毕业典礼按流程进行,有毕业生代表,留学生代表,教师代表,校友代表,校长等发言。不愧是复旦“大讲堂”,每个人都讲得很好,其中校友代表汪新芽女士的分享更入我心。
她的发言主题是《复旦式合伙人——与你一起追求卓越,共度有趣人生》。
一、生命的合伙人——相守一生的伴侣之道
汪女士轻松愉快地回忆起,32年前她与先生在复旦相遇的故事,强调“复旦式合伙人”在伴侣关系中体现为思想共鸣、价值观共振和深厚的信任。她提到,复旦校园见证了无数从同学到伴侣的故事,这些伴侣在学业和生活中相互支持,共同成长
二、生活的合伙人——风雨同行的朋友之路
通过自己在香港的生活经历,讲述了通过校友会结识的终身朋友,这些朋友在她的生活中提供了精神支持和情感慰藉。她强调,生活合伙人是那些在人生旅途中与我们风雨同行的人,他们帮助我们守护初心和梦想。
三、事业的合伙人——共同奋斗的事业基石
在事业方面,汪女士提到无论是她参与的The Press咖啡馆还是美丽境界资本公司,核心参与者都是“复旦式合伙人”。这些合伙人坚守共同的原则与价值观,共担风雨,成就彼此。她认为,卓越的组织需要高度信任的文化,而复旦人特有的默契与优雅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珍惜每一次“合伙”的缘分。
最后,这位学姐勉励毕业生珍惜在复旦结下的校友情谊,努力发展成生命、生活、事业合伙人。她希望毕业生们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寻找那些追求卓越而有趣的灵魂,这些人都可能是值得信赖的“复旦式合伙人”。
听完汪新芽女士的分享,我联想到了沛仪的好朋友小苏同学,联想到这两个直博的孩子,要是他们能成为“复旦式合伙人”该有多好,我立即给沛仪发信息:“成为生命,生活,事业复旦式合伙人,你们可以!”祝福两个孩子,愿我心想事成。
典礼最后全场齐唱复旦大学校歌,美好的祝福伴随着歌声响彻会场,歌声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母校的感恩。
毕业典礼结束,大家有序出场拍照留念,孩子和家长都想用相机记录下苦读四年,快乐毕业的这份美好。
孩子本科的学习暂时告一段落,接下里是更具挑战的新征程。
我对沛仪说,六年后,我还要来分享你毕业的快乐和幸福,她回答说:我希望能早一点毕业,期望不用等六年。
我赶紧回复:为五年加油!五年后上海见!
祝愿孩子心想事成,所得即所愿。五年后,的我已退休,时间自由,可漫游上海。特别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