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说家认为尽头就是某种类似秘密宝藏的终极存在,真理,因果律,结尾处的宝石。以证明为目的的小说,是所有作品中最可恨的。
主题就是一切,但主题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不可被稀释被提炼的,不可以直截了当加以处理的,无论是揣在兜里,或是撒在路上。
尽头不等于结尾。
从令事件中止的角度,以及救赎或审判的角度,尽头才略等于结尾,结尾犹如确切的末日,每个人物的命运得以彰显,或得以顿悟,读者发出满足或不满足的呻吟,如庭审席上的观众。但如果从虚无的角度呢?尽头仅仅意味着无限。
契诃夫,不惜用任何方式去扼杀人类的希望。
但奉契诃夫为典范的读者和作家,内心遵循的依旧是莫泊桑式的教义。
现今看到的来自年轻作家的小说中,虚无不过式牛仔裤上认为撕扯出来的破洞,一种反向彰显个性和逃避心智生长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