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一个作业:“杖,钟”入诗钟,七联并标明平仄。
随心所欲写,但是或者平仄不对,或者词句不工,再或者文意不通。后天要上课,明天要出差,来不及仔细推敲,再说肚皮空空确实也写不出来。
只好请deepseek老师帮忙,不知道是不是诗钟太难了,deepseek老师有些技穷,有的平仄不对,有的过于晦涩。不过它大部分对仗工整。我让DP老师一遍遍修改,不知道它是不是累了,或者生气了,竟然每次都把凫胫格的位置安放在雁足格上,一遍又一遍,无论我怎么指错,它就是明目张胆地错。
这是我第一次发现DP老师还是有个性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这是跟DP老师合作的:
以“杖、钟”作为诗钟联句,并标明平仄:
杖穿苔径携诗去,钟破暮云带雪来。(凤顶格)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竹杖穿林惊宿鸟,疏钟渡水醒眠鸥。(燕颔格)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涧冷杖敲冰磬响,幡垂钟歇篆灰凉。(鸢肩格)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踏雪杖藜探鹤迹,临风钟磬落渔船。(蜂腰格)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僧归雪径杖留迹,鸦没霜天钟一声。(鹤膝格)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钓月耕云携杖去,吟风读雪听钟来。(凫胫格)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石径秋深埋竹杖,枫桥夜半落疏钟。(雁足格)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哈哈,附上我自己写的,实在太乱,不敢标平仄:
杖挑烟霞踏歌去,钟鸣禅院馀梵音。(凤顶)
竹杖芒鞋任风雨,疏钟残阳归远人。(燕颔)
清漏杖开晓雾去,寒山钟鸣客愁新。(鸢肩)
岭上倚杖望天阙,江畔听钟思远人。(蜂腰)
风雨兼程杖晓雾,星月同辉钟磬开。(鹤膝)
耕云钓月柱杖去,读雪吟风听钟来。(凫胫)
一任清风快藜杖,漫随星月听晚钟。(雁足)
想说,太难了,太难了,搜肠刮肚时下载了一本光绪年间关于诗钟的书《雪鸿初集》,原书估计是古董,两千左右,太贵了,再往下划,发现还有宣纸彩印本手工装订,天神呐,还有这么好的事呀。这个世界真是有趣,永远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