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我和三姐去遵义探望了旧同事Z老师的父母。
Z老师来自遵义,在北京矿业大学完成本科课程,后来去了加拿大读硕士和博士,在香港几间学校教過书。我们做了十几年的同事。她几年前退休,今年已经七十岁了。现在每年都会香港、遵义两边走。
事情要从本周一说起,我和三姐临时决定去贵阳旅行,便买了第二天的火车票。
星期二上午,三姐联系Z老师时,得知她还在香港,周五才会乘高铁回遵义。三姐表示我们想去探望 Z老师的父母,后来我们特意买了与Z老师同班次的高铁票,在贵阳东站上车去遵义。
出站后,我们在月台上见到 Z老师。Z老师 68 岁的妹夫来接我们,把我们先拉到酒店放下行李。然后,我们在酒店附近的餐馆和 Z老师的妹妹会合,一起用餐后便前往一间医院的疗养病房探望Z老师95岁高龄的父亲。
Z伯父曾担任怀仁县(茅台酒的故乡)的县长,后来一直在遵义四中担任校长。令人感动的是,他思路依然清晰,待人平和亲切。90 岁后,他行动不便。为了不拖累家人,主动提出要去疗养病房,现在已经住了三年。
我们来到他房间的时候,便看到他穿上了白衬衫,坐着床边等着我们。
“啊,衣服都换好了。” Z老师忍不住说。
Z伯父看到我和三姐非常开心。三姐每逢圣诞节或得知 Z 老师回乡时,都会给伯父伯母写信或者卡片,以表祝福。
Z老师在香港出发前一天,特意找出了2014年三姐代表几位老师打的一封信。我们拿着这封信,一句一句地读给Z伯父听。他的眼睛还能看到信上的字,非常认真地边看边听我们读。
中途,他想起来Z老师教会的姊妹,想起了他写的第一本书里写的内容,便叫 Z 老师把他的书拿过来。老人家对教会的印象很好。还有一点,Z伯父特别喜欢照相。他正在写第二本书,说会把我们的相片放在书里。
离开病房时,Z伯父坚持要送我们。看护和女儿扶着他坐上轮椅,然后推着他一直到电梯口,然后目送我们离去。我非常感动。
随后,我们赶往遵义的老城区探望Z老师的母亲朱伯母。老人家从下午5点就开始等我们了。虽然我们到达时已经9点多,但她精神依然很好。我父母与Z老师父母同龄,所以看到他们我感到非常亲切。临行前,朱伯母还拿出了两个小布袋,里面装着一个巨大的苹果和一条小毛巾,喻义平平安安。
这次能够探望到两位老人,我感到很荣幸。Z伯父总结了几点长寿秘诀:夫妻和睦、儿女孝顺、饮食健康、适当运动......
看到 68 岁和 70 岁的女儿在 90 多岁的父母面前,仍然像小孩子一样被关心、被照、顾被惦念,我心里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