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期主题】科学家说宇宙不过是空间,物质只是空间的褶皱。佛家说缘起性空。每个人都是空间的一丝褶皱而已,也都是因缘而起的。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物,都是一个缘。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缘又是什么?你看到这个题目,也是一个缘,你的因此而生的相法也是一个缘,进而写出来的故事、文章,也是个缘。说说你的缘,你的见解,你的故事。是为题,不少于千字。
【当值管理员】木毅
年轻时和现在的先生闹矛盾,一度濒临分手。那天心情低落,独自在街头漫无目的地走着。恰逢昔日同事夫妇邀我喝茶,便约在一间茶餐厅见面。
记得那是深秋,金黄的银杏叶铺满街道,随风翻卷,宛如一条流动的黄金大道。然而我的心情却与这灿烂秋色格格不入,郁结得连晚饭也毫无胃口,便早早到了约定的地方。
刚坐下不久,门口传来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声音——竟然是他!我听见他低声嘱咐服务员:“待会儿那位女士到了,请把这束花交给她。”紧接着,我的BP机响起,信息显示着他约我见面的地点,果然是他!信息末尾写道:“我会一直等,直到你来。”那一刻,我怔在原地,心绪翻涌。
时至今日,我依然不敢轻言“相信”缘分。但世间确有些事,难以用常理解释。就像多年前的南京,车流浩荡足有两百万辆,我竟与一位朋友,一前一后,出现在同一个十字路口。
真有缘分吗?
科学家说,物质不过是“空间褶皱的舞蹈”;佛家则言,“缘起性空”。原来你我皆是时空之网上偶然的轻颤,浮沉于因果的涡流之中。“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这“缘”字,竟是宇宙间最精微的织机,每一缕丝线都悄然牵引着物质与心灵的去向。提笔写此题,亦如一丝缘风拂过心湖,漾起微澜;此刻落下的每个字,皆是湖心涟漪的倒影。
“缘”看似虚无缥缈,实则自有其精密的内在结构。科学家在实验室里,与“量子纠缠”朝夕相对:当一粒子的状态被观测的瞬间,无论其“纠缠伴侣”远隔多少光年,都会瞬间坍缩为确定态。这种超越时空的默契,仿佛是宇宙本体的低语——万物同源,彼此的联结早已铭刻于存在的根基。所谓“缘”,正是这无形却不可抗拒的量子纠缠,在宏观世界投下的巨大投影。佛家讲“此有故彼有”,那缘起之网,早已在微观尺度上编织了宇宙的经纬。
最深邃的缘分,莫过于心念对存在的塑造。佛经有“境由心转”之语;现代科学亦证实,观测本身足以改变粒子的状态。曾在敦煌石窟面壁,忽见壁画上飞天的衣袂在光影中翩然欲飞。讲解员却道,那不过是千年颜料剥蚀的裂痕。究竟是神女起舞,还是岩壁皴裂?当我闭目凝神,再睁眼时,那裂痕竟真如飘带般舞动起来!原来,心镜蒙尘时,再绚烂的缘分也如顽石般沉寂;唯有心光澄澈处,方能在石纹裂痕间,照见惊鸿一瞥的因缘际会。所谓“佛度有缘人”,度的,正是那颗能照见“缘起性空”的明心。
对“缘起性空”最深的体悟,终将落回这人间烟火。去年深秋,在京都偶遇一座荒废的茶庭。落叶盈阶,古井苔深,唯石灯笼上“一期一会”四字清晰如昨。忽有老者推门而入,默然扫净落叶,为我燃起茶炉。炭火噼啪声中,他指着满庭银杏轻语:“三十年前,我在此送别妻子,她最爱银杏。你看,如今每一片飘落的叶子,都是她回来看我。”茶烟氤氲的刹那,我豁然了悟:所谓永恒,并非执着于不散的筵席,而是在每一个当下,都能认出那久别重逢的容颜。那位老人,用了三十年光阴,在每一片落叶的轨迹里,守望着永未终结的重逢。
由此观之,“缘”实为宇宙间至为精妙的叙事诗。诞生于空间褶皱的我们,因量子纠缠而相遇,在彼此“观测”的目光中相互定义。当我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句点,这些文字已然化作新的时空褶皱——它们正穿越电磁波的海洋,在你阅读的瞬间,与你的意识发生量子纠缠。此刻我们共享的,岂止是屏幕上冰冷的字符?更是两个生命轨迹,在浩瀚时空里短暂交叠的印记。
缘起如露亦如电,当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