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仔细挑选内容、用心对待好内容的时候,任何平台都有其价值。
除了漫无目的地刷着手机,不带选择地“食用”算法推荐给我们的内容外,我们还可以挑选一位有深度的up主,认真观看她的所有视频,并把所学记录下来。这样子深度了解一位互联网闺蜜的经验,于我而言也是少之又少。此次我挑选的内容来自新人up主“七八解放日志”。
从简介可知,七八应该是一位比我小4岁的曾经就读于复旦中文系的小蝴蝶(infp)。“中文系”、“书籍推荐”、“infp”这几个标签都很吸引我。我想看看同为infp的人在做些什么,他们又有怎样的阅读体验。再加上七八长着一张温柔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脸,看着这样的脸分享着阅读体验和淡人旅游攻略,也是一大享受。她在分享阅读体验时常常联系生活实际,甚至在聊《秋园》时几度落泪。总觉得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这么真诚的人实属难得。
七八目前更新的内容不多,十几条吧。我在一个炎热的下午花了2个小时认真看完了。以下是一下收获与心得:
1、《伊凡伊里奇之死》:带着省察去生活,省察应该来得早一些。
我:托尔斯泰的名字听了十几年了,但还没有怎么认真阅读过,我想这一本可以作为我读托尔斯泰的首选,这也是个走近托尔斯泰的契机了。
2、亲情,人类高级情感
我:这是人类与人工智能最大的区别,可以说是在不同的纬度上各自丰富了。
3、“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
我:人生,像车轮,滚滚向前。
4、只要人与人还在交互,爱与交互就在源源不断地产生。
我:目前算是阅后整理,隔了几天,有些句子,我忘记是七八的引用还是原话了。
5、普通人就是在矛盾中生活和挣扎,又在挣扎着向前。“我们都竭尽全力了,我们所有人,时时刻刻。”
我:让我想起昨天刚读完的《阿包》。令我感到惊喜的是,《阿包》的出版社和杨本芬《秋园》等的出版社是同一个,他们被列在同一个系列。“平民史诗”。
6、鸟鸟关于“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这二选一的问题的访谈,深得七八的喜欢。我看了也很受启发。
“如果你是二选零的人,那么你是一个优秀的青年,因为你照顾好了自己,没有给社会增添负担。如果你是二选一的人,你是特长生,你应该得到更好的生活。如果你是二选二的人,你是一个魔法师,你优秀的血脉值得传承下去。”
我:看到鸟鸟用“二选零”来破题,我也觉得很惊喜。这个答案减少了我人生的焦虑。
7、去景德镇的旅行攻略中,七八说:“雨是山神的礼物。”
我:夏天,炎热,黏黏的。虽然我不喜欢下雨天,但那日也和友人相约去山中听雨了。雨天有了别样的感觉,不再只是打湿上班族的鞋子那样令人厌烦。后来每次我出门,遇到阴晴不定的天气时,我总是十分感恩,感恩我才来了这么一会儿,就晴天雨天的面貌都见着了!
8、在突然收获了3万粉丝后,七八发了一条“自我介绍”式的视频,谈及账号名称“七八解放日志”,她说她想知道,剥离掉那些标签,该怎样介绍自己。她想找到一种不用标签,也能表达自己的方式。
我:关于标签,我也有过类似的困扰。离开学校、步入社会,摘掉学历、专业标签,我如何介绍自己?离开职场,就只能介绍自己是个失业人员吗?似乎久而久之“Gep”也不是什么太好的词了。摘掉社会标签,我们如何介绍自己,我想这个一个好问题,值得我们去努力寻找答案。
9、在同一个视频里,七八谈了未来账号内容的规划。她说她不确定互联网喜欢什么,但是她非常确定的是,她自己,她本人想看什么内容:值得信任的;节奏和我同频的;像朋友一样真诚的,非常利她的。她说垂直是不可能垂直了。
我:自从尝试运营账号后,我也常受困于算法机制与自我喜好之间。最近自我喜好占了上风,我不想违心做一个我不喜欢的账号了。反正没人看就没人看,我也不指望账号赚钱。我只是想给未来的自己留下点什么罢了,如果刚好能遇到同频的人,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