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爱上了喝咖啡,起初是拿铁,现在变成了冰美式。
以前我是从不喝咖啡的,就是与朋友去咖啡厅,我也是点一杯茶,但今年我突然爱上了喝咖啡。
喝咖啡前,我分不清什么美式、拿铁、卡布奇诺、摩卡,咖啡在我喝起来都是一个味儿,而且喝完咖啡就心慌的毛病让我一直不敢触碰咖啡。
关注咖啡还是从宽开始喝三合一咖啡开始的,去年在巴塞罗那,他就在超市到处找雀巢的三合一,但西班牙人一般不喝这种咖啡,他们最爱在小咖啡馆里点一杯咖啡加奶。
回到北京之后,宽在我家附近一家小店里买到了产自越南的西贡咖啡,也是三合一,但我不喜欢三合一的味道,更何况我是个从不喝咖啡的人。
偶尔喝咖啡还是每次去咖啡厅的时候,我只会点一杯拿铁。近几年咖啡厅如雨后春笋般地遍地开花,咖啡更是变着花样的起了各种名字,就拿拿铁来说吧,什么生椰拿铁,燕麦拿铁、抹茶拿铁等等等等,凡是可以往咖啡里加的都可以叫拿铁。
我开始慢慢地喜欢喝咖啡还是从生椰拿铁开始的,可能是因为加了椰奶,所以喝起来就不会心慌头晕了,两个多月的欧洲旅行,去了很多的咖啡厅,必点一杯拿铁和一块蛋糕也变成了一种习惯,看来21天形成一种习惯是真的。
其实国外的咖啡没有我们这么花哨,咖啡是他们的日常,就像喝一杯白开水一样,但咖啡到了我们这里,就有了某种的形式感,去咖啡厅也变成了一种时髦。
我们的一杯咖啡大概三十几块,其实比国外的咖啡贵,在西班牙喝一杯咖啡大概1块或2块欧元,如果卖贵了,他们天天喝,顿顿喝是喝不起的。
我家楼下有一家星巴克,这些天每天我都去点一杯冰拿铁,既解暑又提神,最近我把冰拿铁改成了冰美式,大概是加了冰的缘故,也没觉得有多苦。星巴克的咖啡师跟我说,喝了他家的冰美式就不会再喜欢别人家的。
为了喝咖啡,我还买了星巴克的优惠券,他们还送了我一只星巴克的专属小熊,我把小熊挂在了我的包包上。小熊戴着个游泳镜,抱着个冲浪板,手里还握着一杯星巴克的咖啡。
宋庄小堡村新开了一家漫咖啡,也是我路过小堡村的时候发现的。在漫咖啡照样是点一杯冰拿铁或者冰美式,就喜欢咖啡装在大大的杯子里,再插上一根吸管,我好像不是在喝咖啡,而是在喝一杯咖啡饮料。
宽建议我买一台胶囊咖啡机,他说他每天给我做冰拿铁。我们在国外他用胶囊咖啡机给我做过拿铁,味道和咖啡厅里的差不多。一杯冰拿铁的制作很简单,先在杯子里倒上大半杯牛奶,然后倒上做好的浓缩咖啡,最后放上冰块。
我说,就算买了咖啡机,我可能还会常去咖啡厅。宽说,咖啡厅给我提供了情绪价值,坐在咖啡厅里喝咖啡和自己在家喝咖啡是不一样的。在咖啡厅里喝咖啡可以和别人交流,是一种社会活动,就算不跟别人说话,也可以看到来来往往的客人。
去咖啡厅喝咖啡,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在那里坐着发呆,可以和朋友聊天,可以看书,可以写作,可以吃东西。所以,我不是真的喜欢上喝咖啡,而是喜欢去咖啡厅,在那里让我身心放松。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不再行走的时候,我和宽也会开一家咖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