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郎

2025-07-22  01:11

36 2 1484

不可说的理由

(这一周暴热,高温橙色预警,户外露天走个100米都是折磨。据说周日将迎来40度高温,在我们伊犁河谷史所罕见)


27岁那年,我报考了中央党校的哲学系研究生。为什么不是其它学校、其它专业的研究生,因为我毕业就分配到了党校,大专所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往前推,为什么当时高考选了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师范院校,因为当时以自己的分数,和当时的录取率,没什么挑选的余地——我已经复读两年了。我报考研究生在本地当时并不多见,我其实也可以报考其它专业,比如新闻专业,因为我之前自考基本完成了新闻本科的所有科目,还有中文,我也拿到了中文大专的自考毕业证。不过这些选择现在看来都没有大的区别,这些专业都是文科,以实用价值观来衡量,都不受市场欢迎,也没有多大的用武之地。


记得当年该校的录取分数线上涨了几分,我总分差了3分,单科英语差1分。后来心有不甘,写信争取了一下,正逢当时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居然被录取到了一个师资研究生班,也就是可以拿研究生文凭,但是没有硕士学位的校内自主办的两年班。当然如果后面能通过英语考试,也有机会拿学位,但我后来也放弃了。毕业后回校继续默默工作十几年,最后还是厌倦,决心要离开这个系统,并且真的辞职放弃了一切。那个时代的单位福利当然也没有落下,前面分得一套福利房,后来又分购得一套统建房。所以别人问起来以前的事,我从来不说原单位的坏话,只是说自己闲得慌,瞎折腾。


天知道当时我为什么要考研究生,为什么不再努力一年考一个正儿八经的学位研究生,为什么毕业后不挪窝又一待十几年,为什么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有人说,可惜了,有人说,屈才了。在明眼的过来人看来,我这一段人生看起来目标还算明确,方向大体一致,虽然步伐缓慢,但是只要再等等,再磨磨,终会有不错的出头之日。可到底什么理由促成了我这些行动,坚持了这条选择,而不是那条选择,只有我自己知道。


很小的时候,我就被这样的口号所鼓舞:2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那时我默默地算了一下,2000年我27岁,到时我一定要做出点什么惊人的举动。一晃工作三四年了,恋爱结婚呢心有不甘,不想过早地被家庭束缚,在单位学历受限,没有当老师的前景,刚好函授了一个本科,有了考研的资格,于是就动心了。为了这个小时候的壮心,我行动了。


我回来做编辑一做十五年,也有调往其它单位的机会,按别人的逻辑,当时这么高的学历,就是要到更好的单位去的,没去反倒不正常。我也不大理睬别人的疑问,不搭理的多了,别人也就不问了。其实当时就是想找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没有人关注的岗位,不大忙碌,这样还有自己的时间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当时到底想做什么事情,我却不记得了,但肯定不是搞户外运动、公益救援这些。因为这些我在选择回校之前还都没有接触过。


但之后的业余时间确实是被户外运动这些看起来很有意思的事情给占据了。很多年后又像很多搞户外运动的人,开始举起了公益救援的旗子,像那么回事地钻研起救援的那些专业技能来,山野导航、地图、无线电之类的。再然后,当辞职以后,这些情怀似乎很快成了往事。户外运动不再是当年热血膨胀的户外运动,公益救援也不再局限于围绕户外运动的山地救援,救援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组织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我已经不能胜任了。


于是,我彻底从熟悉的领域,开始走向全新的未知的领域。为什么我会一步步逃离舒适,走向陌生的、充满困惑的圈子,我不能完全说得清楚。但是其中必有理由。这些理由用正常的逻辑是说不通的,如果说出来,会像梦话一样离奇、怪诞,漏洞百出,所以我不说,也没有人理解。当然我也渐渐不需要向谁说了。因为不需要向谁去证明什么,也没有什么人会不停地好奇追问我这些。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扬因   2025-07-23 06:45:35

    慢慢摸索,慢慢前行,谢谢分享成长的经历。

  • 水清   2025-07-22 10:49:20

    真想听您传授这些改变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