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话故事里,魔咒这个现象常常会出现。虽然我们在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魔法师,但在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却有魔法师的性格侧面,这个侧面常常不自觉地给他人带来祝福或磨难。我看的童话不多,仅仅就看到过的几条魔咒说上一说,不算什么规律总结,仅是一些感观上的看法。
魔咒一般都是附条件的。比如说,念一句咒语,人可变成动物,再念咒语就会从动物变回人形,但条件是变成动物后不能笑。再比如说,公主被魔咒变成猫头鹰之后,除非有人愿意娶她,才会变回原形。在《鬼船》里,那些做了恶事的海盗,在飘浮在海里的船上受着生不能生、死不能死的诅咒,除非遇到尘土。这些魔咒所附的条件,是让魔咒得以解开或消除的办法,也给中魔咒的人留下一丝盼望。
魔咒一般都是一次起效。如果一次不起效,那就不是魔咒了。就像紧箍咒一样,一念就灵。如果在现代生活中,那魔咒就是指,听了一次,就进入听者内心的话。
这些话可以是积极意义上的祝福内容,也可以是消极意义上的诅咒内容。比如,印度公主小时候,有一个会占卜的女人就预言,一只仙鹤将给她带来巨大的幸福。这里面也暗含着条件,就是公主得遇着那只仙鹤。
生长在现代社会的人,对于这些“魔咒”已经变得不太敏感,但魔咒却改头换面,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人的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广告语,但它的效力没有那么强大,对人个体命运的影响也不深远。那么,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魔咒呢?答案是肯定的。人中了魔咒的表现,就是在魔咒的驱使下不能自已。这个例子不太好举。因为知道自己中了魔咒,就会感觉到难受,就会盼着解开魔咒的那一天。如果不知道中了魔咒也许还会好过点,稀里糊涂地得过且过,也不失为一种自我安慰。纯真的童话世界里,主人公中了的魔咒一定会解开,这一点在听过童话的人心中,却是不可磨灭的。人在潜意识里一定有一种盼望解开魔咒的冲动和渴望。
魔咒的句式特点一般就是三两句,甚至就是一句话,不会啰啰嗦嗦说半天的。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魔咒可能表现为一句口头禅、也可能表现为一个习惯性动作或一套动作,还可以是一个改不掉的习惯,总之是一以贯之,与众不同的,像一句不说或不听就不行的话一样,笼罩着人的生活。
在童话故事里,每个魔咒似乎都有解开的那一天,解开的方式也都交待的清清楚楚。所以,对解开魔咒还是要心存盼望的,如果您对此真有兴趣,就去找来这类的童话读一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