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因

2025-08-23  06:06

18 1 3416

《被讨厌恩埃菲尔铁塔》:从“金属怪物”说起

    image


     初看《被讨厌的埃菲尔铁塔》这个书名,顿时感觉一种幽默,人被讨厌,塔也能被讨厌,而且是举世闻名的埃菲尔铁塔。我忍不住想掀开书页看看它的故事。书中的文字像涂了蜂蜜的脱口秀,插图里的铁塔时而歪着钢铁脖子赌气,时而叉着“钢腿”晒太阳,连吐槽它的作家们都被画成了吹胡子瞪眼的漫画小人,读着读着就笑出了声。

     可笑着笑着,又被这铁塔的“人生”揪了心。它确实被讨厌过。1889年世博会时,它像个突然闯入贵族舞会的铁疙瘩,浑身闪着冷硬的金属光。人们围着它七嘴八舌:“这玩意儿既不是教堂尖顶,也不是古城墙,立在这儿算什么?”作家们更是火力全开:于斯曼说它是“空心大烛台”,莫泊桑嫌它是“丑陋的金属柱子”,大仲马干脆叫它“钢铁怪物”。最绝的是左拉,说它像根“工厂烟囱”——仿佛能从那钢铁骨架里冒出黑烟似的。

image



      更尴尬的是,它一度被当成“无用的炫耀”。为了造它,工程师们画了18000个零件,像拼巨型乐高似的一块块搭起300米的高度,可这纪录没保持多久就被超越。有人甚至盘算着:世博会结束就拆了卖废铁吧。

     可这铁塔的设计师偏不低头。它在质疑声里帮它找到了用武之地:从气象台、实验塔、信号塔到一战,它成了通讯塔,默默传递情报。现在它成了时尚、潮流的象征,它的灯光为城市眨眼睛,成了浪漫的代名词。

     合上书才懂,这铁塔多像我们每个人。刚出现时总被挑剔“不像样”“没用途”,可只要相信自己,不断寻找自己,在质疑里慢慢找到坐标,“无用”终会变成“大用”。就像埃菲尔铁塔,当年被骂“钢铁怪物”,如今谁见了不叹一句:这才是巴黎啊。实现从被讨厌到人见人爱的华丽转身。


      附书中部分语言,真的表达很幽默、特别:《被讨厌的埃菲尔铁塔》 

      1887年,在巴黎已经有塞纳河、卢浮宫、巴黎圣母院还有圣心大教堂(尽管··…还没有建成)。当然还有巴黎男人、巴黎女人……和鸽子!可是,怎么说呢?好像还缺点儿什么,不是吗?

    巧了,这一年夏天,一个工地在左岸开工了左岸,指的是穿过巴黎的塞纳河的左岸。但人们说“左岸”就够了。这样显得更时尚、更有巴黎范儿。在那个年代(即使现在还有点儿),巴黎人总觉得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们身上,而且全世界的人都对他们的城市了如指掌,尤其是大家所说的“左岸”。在1887年,还真是那么回事。巴黎是世界的中心。或许正因为这样,大家称巴黎为“光明之城”。不仅仅因为它灯光璀璨,还因为它是所有人目光的焦点。(这样看来,泉州历史上也叫光明之城,也很辉煌、光荣、气派。这是我想的,不是作者)这里动工修建的就是300米的铁塔。

      它是1889年世界博览会的亮点时,人们的看法褒贬不一:这个奇怪的铁塔是什么?它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它既不是寺庙,也不是大教堂,也不是剧院,也不是城墙……甚至有人计划把它当废铁卖掉。但井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它。一些作家觉得它太难看还没等它建好就要求把它拆了!(在当时,法国作家是真正的大明星,全世界的人都读他们的书,都听他们说话。比如当他们批评一座新塔时……)

    于斯曼说它是空心大烛台!莫泊桑说它是丑陋的金属大柱子!大仲马嫌弃它是钢铁怪物!左拉则吐槽它是工厂烟囱!丑就丑了,而且它还没什么用。这个……怎么说呢……啊,有了!用处就是向世人展示法国工程师的精湛技艺。这个建筑本身就是一项技术上的壮举!先要画18000个零部件。而这18000个零部件,让30名绘图员画了整整5300张图纸!之后,还要毫厘不爽地把这些零部件切割、钻孔。最后再把它们组装起来。这就像一个无比巨大的金属拼图!然后,一点用都没有,甚至300米的纪录也没保持太久。

     但是它的设计者古斯塔夫·埃菲尔竭尽全力想要拯救它!他要帮它找到用武之地,让它成为气象台站,做各种实验,做自由落体运动,成为信号塔,第一次世界大战,它装上无线电通信天线,肩负捍卫城市的使命,它排上用场了。1935年,电视信号传到千家万户,它得救了。

       慢慢地,巴黎人爱上了它。莫泊桑,曾经那么讨厌它的大作家,定期在铁塔的餐厅里用餐:“因为这是巴黎唯一一个看不到铁塔的地方!”

      “哦,埃菲尔铁塔。你是牧羊人,放牧一群在清晨咩咩叫的桥。1913年,诗人纪尧姆·阿波利奈尔在他著名的诗集《醇酒集》的开篇,写下了这样的诗句。铁塔给了他很多灵感,他还写了一首图形诗!

      从此以后,铁塔代表的就是:现代!新潮!未来!

    人们曾批评它难看?批评它四不像?批评它是铁做的,太粗糙,不像石头那样耐看?那么,现在,恰恰相反。

嫌它是铁做的?汽车、飞机、火箭都是铁做的!

嫌它四不像?再好不过了。

它是“立体派”,就像毕加索的油画。

它是“抽象派”,就像康定斯基、米罗的作品。至于画家德劳内,以铁塔为主题的画,他就画了五十几张!埃菲尔铁塔就像一件雕塑,一件纯粹的艺术品!

为了避免它成为一堆生锈的废铁!因此,人们不惜血本,用了50千米的绳索来确保高空作业的油漆工的安全,还用了60吨的涂料!给这位老美人刮一刮、擦一擦、涂一涂、刷一刷,它是巴黎,也是法国的象征。

   是的,埃菲尔铁塔是一个照亮光明之城的灯塔,让全世界都能继续看到它、欣赏它!


      本书就为大家讲述了埃菲尔铁塔令人惊叹又充满悬念的传奇故事……塔如人,人如塔,在质疑中,寻找自己,要学会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到用武之地。最后无用乃是大用,从被讨厌到人见人爱的华丽转变。

image


(当面,这是一张讽刺漫画,现在用来歌颂也很不错)


最后,查了其他资料,致敬艰难前行、执着守卫的设计师埃菲尔,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但他成功了。


为什么法国商务部指定要建造300米高的巨塔呢?法国人的真实想法其实是对标美国。原来早在1874年的费城世界博览会时,美国的设计师们已经在构思建造一座300米高的铁塔。虽然这座想象中的新巴别塔未能建成,但巨塔梦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头。法国商务部希望法国人能赢得这场高难度竞赛。幸运的是,埃菲尔和他的团队出现了。

按照最初的估算,整个埃菲尔铁塔的造价是500万法郎,全部由政府承担。但是眼高手低的法国政府很快发现自己囊中羞涩,最后只答应拨款150万法郎。剩下所需资金要由建造者自行筹集。政府为此承诺,投资者享有20年的经营权。在这段时间内,埃菲尔将从入场费和餐厅收入中获得回报。20年后,铁塔就地拆除。从此以后,以自己公司资产作抵押的埃菲尔与这座前所未有的巨大铁塔可谓生死与共了。后来,法国人看塔顺眼了,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浪漫属性,给铁塔添加关于爱情的故事。铁塔是埃菲尔为死去的妻子而建,之所以耗费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为了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说声我爱你。(这跟摩天轮的传说有点像啊!)

1886年12月,古斯塔夫·埃菲尔陷入到人生的至暗时刻。自从他竞标成功之后五个月过去了,他仍然没有拿到政府授权的建筑合同,更不用说政府补贴了。即使他明天能签合同,伯爵夫人和她邻居的诉讼也会阻止他开工。与此同时,他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勒瓦卢瓦-佩雷的生产车间,埃菲尔公司的工程师正在监督1700幅塔架骨架图的制作,而其他绘图员则负责制作18000个锻铁构件所需的3629份详细效果图。如果不尽快开工,所有已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将白费。

12月22日,压力山大的埃菲尔给他的支持者世博会建筑竞标评委会主席写了一封信。他列举了自己面临的所有困难,无比沮丧地说:“我很抱歉,我不得不放弃建设本届世博会最受欢迎的主要景点之一。”值得庆幸的是,埃菲尔在写完信后又改变了主意,默默把信放进抽屉。只是一念之间,现代世界差点就失去了埃菲尔铁塔。

1887年1月28日,铁塔正式破土动工。然而,这并没有减少总是争论不休的巴黎人对铁塔的尖刻批评。2月14日,当时著名日报《时报》【Le Temps,《世界报》(Le Monde)前身】发表了莫泊桑、大仲马等47名巴黎精英知识分子联名发表的公开信。这封公开信沉痛哀悼说,这座高得出奇的铁塔是一个毫无灵魂和粗俗不堪的工业巨怪,像一座巨大的工厂黑烟囱,在它的野蛮统治之下,巴黎所有的一切都将会被铁塔的野蛮质量压得粉碎。这些典型的法国精英知识分子们坚信:“即使是商业化的美国也不会想有埃菲尔铁塔,毫无疑问,它是巴黎之耻。”

埃菲尔忠告那些沉迷于怀旧的人:在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高建筑里,都有一种内在的吸引力和魅力,所以“埃菲尔铁塔值得受到尊重,哪怕只是因为它将表明,我们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民族,而且是一个工程师和建造者的国家,他们被召唤到全世界去建造桥梁、高架桥、火车站和现代工业的伟大纪念碑。”

(资料大部分来自微信,周鼎:埃菲尔铁塔:曾经的“巴黎之耻”)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扬因   2025-08-24 09:40:27

    是的,以为活不到20,居然快到200了。

  • 丽日千层艳   2025-08-24 08:50:46

    物和人一样,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