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的时间仿佛自己掉进了黑洞。今年在春季经历过类似的情况,这次是今年的第二次。
仿佛安静的“心”被惊吓了一样,恍然若失。能觉察出飘浮着的心性,浮躁和焦虑,但用力拽,怎么都落不下来。
无名的纠缠,我在寻找着它的源头。
今天又听到徒步56个民族的神奇人物雷殿生讲述在死亡之海:罗布泊无人区超自然的种种现象。夜晚的死亡之地充耳的聊天声音不绝于耳,四顾无人。被黑影捂嘴,转头却如幽灵?间飞出很远,那是满眼漆黑的不毛之地……
如今的雷殿生敬天爱人,他相信自然里的深遂及广大。唯尊重与爱是永恒存在的基础。
近期读《李光耀观天下》。新加坡开国元首。被誉为“新加坡国父”。
书中开篇即对中国描述为“强大的国家”,将国家喻为树或草,他认为中国为“树”。
他接见过中国的历任领袖:毛主席、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
他从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去认识、解析中国未来20-30年不可估量的腾飞时间。他于2015年去逝,但如今看来,他的分析确实精准。
2010年他说:“在20年至30年,中美的力量最终会对等,实现平衡。第一次平衡,中国将把美国人赶出12海里的界限,第二次平衡将把他们赶出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一但中国人能做到这样,中国就成为这个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了。”
有认知是智慧,能解析是自己思想的深度。
“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一章,现代汉语译为:大国以谦下的态度对待小国,就能赢得小国的归附;小国以谦下的态度对待大国,就能获得大国的支持。”
新加坡国土面积735.2平方米公里,仅是中国最小省份海南省的1/48,经济密度达深圳的2倍,人口截止2024年底604万。华人占73%,马来人13%,印度11%。通用语言在李光耀执政初期定为英语。为什么没选择华语?他给出的答案是发达国家都使用英语,而华语太难,不俱备广泛流通性。
如此看来,老子的智慧千年之后依旧是宝刀未老,依然是治国安邦的上上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