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角

2025-09-11  00:31

18 0 1149

马10213 两支青霉素(二)

      (二)   战争

       

       1943年初,在美国纽约克里德莫尔州的一栋三层小别墅里,美籍华人医药科学家、医学博士许肇堆(DR.Frank.co.tui)迎来了他的朋友——中国留学生樊庆笙。

         许肇堆40多岁,一头微曲的卷发,戴着厚厚镜片的眼镜,眼中露出温和而鼓励的目光,身后的书架上展示着美国政府为表彰他在医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而颁发的碧玉勋章。樊庆笙只有30出头,身材修长,文质彬彬,他摘下头上的礼帽,略微显得有些紧张。他去年刚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得细菌学博士学位,在许肇堆这位久负盛名的医学专家面前,略微有些紧张。

        许肇堆为樊庆笙倒了一杯茶,开口说到:“早就听说你是江苏人,乌龙茶还喝的惯吧?我是在菲律宾长大的,后来到美国做医生,但是这一辈子就是离不开乌龙茶,这也证明我确实是个闽南人。”

        樊庆笙紧紧握着茶杯,大口地呼吸着乌龙茶的香气,点点头,憨厚地笑了:“谢谢许老师。这是故土的味道啊,我曾在金陵学院就读,还去旁听过制茶大师的课呢。”

        许肇堆关切的问道:“现在国内战乱不堪,金陵学院还在授课吗?”

        樊庆笙摇了摇头:“早就关停了。有几十位教授带着一部分学生迁往成都,他们送我到威斯康星大学进修一年。一年后我还想再学些东西,在米歇尔导师的资助下,改为攻读细菌学博士。”

        许肇堆点点头:“原来是这样。那你现在的生活还有困难吗?” 

        樊庆笙连忙回答:“博士毕业后,我已到西格兰姆研究所工作,对方提供的待遇优厚,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许肇堆说:“那就好。那你找我是有什么事呢?” 

       樊庆笙答到:“许老师,我听说您组建了美国医药助华会,用以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特别是打算在昆明建立血库,需要细菌学的检验人才,我是否可以随血库医疗队回国参加抗日?”

       许肇堆的眼睛亮了:“你想回国参加抗日?有骨气!我真羡慕你。不过,听说国内的医疗和研究条件极差,你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这么好,扛枪上战场还是太可惜了。”

       樊庆笙答到:“许老师,1937年底,日本鬼子血洗南京城,屠杀了6周,连小孩子都不放过。金陵学院迁到成都,一路走来,战伤遍地,无药可救。这次我不仅想回国,我还想把盘尼西林的生产技术带回国。那里的战士和老百姓需要盘尼西林!”

        许肇堆深深地凝视着眼前的年轻人,脑海中浮现出新闻中关于中国抗战的惨烈镜头。在当时的中国,盘尼西林的价值相当于黄金,而且日本鬼子采取全面封锁,就是想让中国人拿不到一丁点盘尼西林。他思考了一下,郑重的点了点头:“好的,我来想办法采购仪器、设备、试剂和溶剂,尽量争取多找点菌种。你抓紧到图书馆收集一下盘尼西林的制备方法,研究相关的材料,到时候和华人血库的干血浆一起回中国。”

       樊庆笙激动的站起身来:“我替中国的3000万军民,谢谢许老师!我也参加了您倡导的“一碗饭”运动,您的拳拳爱国之心令我敬仰不已。我决心以生命为代价,换取盘尼西林在中国制备成功。”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