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翻到一篇文章,作者说自己最怕和人喝茶时被聊“人生哲理”——明明只是沸水冲开茶叶,看着叶片在杯底舒展,闻着鼻尖飘来的清香,就有人非要把这口茶汤总结成“先苦后甜的人生隐喻”,把洗茶的步骤解读成“放下过去的生活智慧”。他直言:“约我喝茶就喝茶,要讲大道理,我宁愿转身走。”
这话倒让我想起前阵子和朋友的聚会。我们在巷尾茶馆坐了一下午,没人提“茶如人生”,只盯着玻璃杯里的碧螺春慢慢沉底,聊最近吃到的糯叽叽青团,吐槽上班时遇到的小麻烦,偶尔沉默着吹吹杯口的热气,看茶渍在杯壁留下浅淡的印子。散场时朋友说:“今天没聊什么正经的,却觉得特别舒服。”
仔细想想,我们好像总习惯给生活里的小事“找意义”。吃一顿饭要思考“这顿饭有没有增进思考”,读一本书要纠结“有没有学到有用的知识”,连散步都要琢磨“能不能达到锻炼效果”。可生活不是做数学题,非要算出个“价值答案”,那些没被贴上“有意义”标签的时刻,反而藏着最本真的快乐——比如抬头看见晚霞染红了天,比如吃到一口热乎的糖炒栗子,比如和人坐着喝杯茶,不用讲大道理,只享受茶香漫过舌尖的瞬间。
就像喝茶,它本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水沸,投茶,等待,品味。不必赋予它太多高深的寓意,也不用从中提炼人生哲学。毕竟,能单纯地享受一杯茶的香,本身就是生活给我们的小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