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每一天都是未知的
写下这几个字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今天会写什么,只是习惯性的由着指尖在监盘敲击,任由这些字去延伸。
每一天都是未知的。
这一句就这样闪现出来。
我们不知道今天会发生什么,即使像我们这样一成不变的工作,这样相对安稳的生活,也无法肯定的说,今天一定会怎样。
就像我们不知道前晚那场雨后,突然很多人出现了雷暴哮喘,那么什么是雷暴哮喘,对于我们这些过敏的人,它的危害有多大。
以下是我搜索的内容,说的很详细,如果暴雨后我们正好出去,那么我们就等于和最高花粉量装个满怀,肯定会诱发呼吸困难、鼻子堵塞等症状。
“秋季,花粉以草本类植物为主,如藜科、菊科蒿属和桑科葎草属等,颗粒小且干燥,易漂浮在空中。
当花粉浓度较高时,它会随着上升气流进入到云层中。当遇到雷雨天气,雷电和水汽会将大的花粉变成小的花粉颗粒,降雨又会将花粉颗粒重新带回地面,导致地面的花粉浓度进一步增强。同时,较小的花粉颗粒更容易进入人体的呼吸道,过敏体质人群便会出现咳嗽、喘息气促、呼吸困难的症状。
打雷真正的“破坏力”在于对空气中已有花粉的“改造”与“投放”。它先是像一台“花粉粉碎机”,将原本漂浮在空中、粒径大于20微米的花粉瞬间粉碎,变成小于2.5微米的超细颗粒;接着又化身“高空投放器”,借助雷暴带来的强对流、电场和降水,在短时间内把这些细颗粒“空投”到地面,导致局部花粉浓度急剧飙升。而这些被粉碎的花粉颗粒,危害比原来大得多。更关键的是,这一过程集中在雷暴前30分钟到雨后1小时,花粉浓度曲线呈“尖峰”状,人们会瞬间感受到过敏症状爆发。”
想起来我的过敏性鼻炎也已经有最少十年了。
每年快到立秋,眼睛鼻子耳朵发痒、嗓子不舒服,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咳嗽,甚至呼吸不畅等症状。
有的人说秋季过敏的蒿草是日本专家建议治沙种植,其实里面有他们的坏心思,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降低中国人的体质,传言真假不知,但是这种过敏症状确实让人苦不堪言。
这个季节,如果碰到谁戴着口罩,大家秒懂,这是同道中人,一定是过敏了。然后一起说说心得,吃什么药,注意什么等等。
很无奈的是,医生说,如果我和孩子爸爸有一方过敏,将来孩子一定也会过敏。现在女儿已经和我一样,每个秋季不能幸免,小儿子前几年也有过一次过敏鼻炎导致咳嗽的经历。
不知道国家这个委那个委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顽疾。
想想那年怀着小朋友的时候,正好是国庆后到夏天的孕期,躲过了秋季的过敏期,不然,不停的咳嗽估计都让我受不了。
由此可见,无形中,还是天意。
上面这段写于09:00前,我习惯如果不忙,每天先写一段,保证了日课先有了一份作业。
午间的锻炼又有了新的感受。
周四,我们要做力量瑜伽。
就像上次说的,我们跟做的时候,除了美女教练好助理妹妹感觉到累,其他人都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有的甚至做着做着就困了。
后来助理妹妹给我们讲了一些心得,我运用了一下,才有了一点点感觉。
首先要像树一样扎根。原来我们站就是站,没有那种脚底用力,身体紧绷,或者说,即使绷了,也只是局部。
这次做的时候,我时刻提醒自己,站立要稳当,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我的根在下面,我得保持直立挺拔。
经过这样的暗示,明显觉得很多动作稳当一些。
锻炼结束后,我又从网上搜了一点如何站立的方法。
3步“稳根法”:从脚到头建立“平衡坐标系”记住:瑜伽的“稳”,是“从下到上”一层层建立的,就像搭积木,先把最下面的“根基”搭牢,上面的“身体”才不会倒。
第1步:脚踩“三点”,让根基“钉”在垫子上
核心逻辑:脚是身体的“地基”,地基的“支撑点”找对了,身体自然稳。
具体做法:
光脚踩在垫子上,先把脚趾张开,像“抓地”一样扒住垫子(想象脚趾缝里夹了沙子,要把沙子挤出去);
接着把脚掌内侧、外侧、脚跟这三个点,均匀用力往下踩(可以先抬一下脚跟,再重重踩下去;抬一下脚趾,再重重踩下去,感受这三个点的发力);
最后感受“小腿肌肉收紧,膝盖微微往里扣”(别锁死膝盖!锁死会让腿变“僵”,反而不稳)。
小技巧:刚开始找不到感觉,可以光脚踩在地板上,弯腰用手摸脚底板——脚趾抓地时,能摸到足弓微微拱起;三个点用力时,整个脚底板是“扎实贴地”的,没有虚的地方。
第2步:核心“收住”,像“穿紧身衣”一样裹住身体
核心逻辑:核心是身体的“中轴”,中轴稳了,上半身就不会“晃来晃去”。
具体做法:
先平躺,屈膝踩地,手放在肚脐上;
吸气时让肚子鼓起来(手能感觉到肚子顶着手),呼气时“用力把肚脐往脊柱方向收”(手能感觉到肚子往里凹,后腰贴向垫子);
保持这种“收肚子”的感觉,慢慢坐起来、站起来——不管做什么动作,都别让肚子“松掉”(想象有人要打你肚子,你下意识收紧的感觉)。
关键提醒:收核心不是“憋气”!呼吸要继续,只是呼气时多收一点肚子。比如练山式时,每一次呼气都告诉自己“肚子再收1厘米”,你会发现身体立刻“变沉”,站得更稳。
第3步:呼吸“慢下来”,用呼吸“稳住”身体摇晃
核心逻辑:呼吸是身体的“节奏器”,节奏稳了,身体的晃动就会被“缓冲”。
具体做法:
练平衡动作时,先做3次“深呼吸”:吸气4秒(鼻子吸,感受肋骨往两边打开),呼气6秒(嘴巴呼,像吹蜡烛一样慢);
开始做动作后,保持“吸4呼6”的节奏,哪怕身体晃了,也别停呼吸——越晃越要“呼得慢”(呼气时收紧核心,身体会自然“定住”)。
说的很透彻,肯定需要慢慢练习。我觉得现在呼吸是我最想改变的,我总喜欢放任肚子,以后要学会收紧,提醒自己收紧,一点点去改变呼吸、站立的方法。
知行合一,才是最难的。
做完整套瑜伽,教练和助理接着给我开小灶,学习扭转式。
扭转式大致如下:
1.坐下,两脚向前伸直,弯曲右膝,将右脚跟紧触於肛门与生殖器官之间。
(女性练习此式时,弯曲的脚跟不碰触到肛门与生殖器官之间或改为伸直练习)
2.左脚交叉跨过右腿成山型,置於大腿侧,脚掌着地。
3.右手越过左脚膝盖外侧,并握住左脚大拇指。
4.左手绕过背往前伸,尽量碰到肚脐。
5.头部尽量往左后转。
6.眼睛注视正前方一点,自然呼吸,保持此姿势 30 秒钟。
7.放松。回复原来动作。
8.左右换边。

这个动作对我来说,难度也不小,我得慢慢学起来。
小妹妹的鸡汤金句又发到我们的锻炼群了,干了它吧!
“生活里,你是否会有这样的感受:有些事本身能不能做成,常常不取决于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取决于自己的状态和信念感。如果能保持一个好的状态和积极的信念感,就算开头难,之后也会越来越顺。”
写到这里,发现即使如常的生活,也有不一样的感受,每一天都是未知的,我们用心去体验才有新的发现和感知。
这也许就是活着的意义之一。
后记,这几次锻炼之后,不像原来那么饿了,到两点半我才吃了午饭,我带的是西红柿炒煎豆腐,没怎么吃主食,吃完身上热乎乎的,那种满足感,让我觉得吃饱才是活着的意义。
我想起上午给一位远方的朋友留言:问你个问题,不用着急回答。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究竟怎样才能真正做自己?你对人生最大的迷茫是什么?你过的是你喜欢的人生吗?
大概半小时后,他给我回复,是这样说的:人生的意义是没有意义,人生下来并不受自己控制,真正做自己其实太难太难了,你总会受周围所左右,不受左右的那不是正常人,能够在有限范围内做自己喜欢的就很好了!我对人生没有迷茫,确切的说是没想过!我过得不能说是我喜欢的人生,但也不全不是,但不会没有缺憾,有缺憾才是正常!
他回答以后我突然想多问问不同的人,这样的问题,看看大家的回答有什么不同。
我希望看到您的答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