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于三月的云台山之游一退再退终于在今日成行。
天公很是作美,全网都在报道河南省的大暴雨,云台山,这个位于河南修武县的一个风景秀美的风景区,却是不冷不热,舒适宜人。
我们是上午九点十六分的动车,七点半从家出发,乘上太原地铁一号线直达太原南站,找了家很是可口的山西老字号早餐,两个人悠闲的用了餐,八点五十检票上车,之后准时发车,娟子实在是我一个很好的旅游搭子,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竟然不觉,一路拍照,发圈,聊天,看风景,娟调侃说,只要离开南内环就很快乐,是啊,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有了审美疲劳,也就意味着需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
不到12点我们到了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的修武西站,因为是九月,已经到了这里的旅游淡季,车站的旅游大巴没有售票,我们打了个网约车到了提前定好的民宿,民宿在云台山山脚下一个岸上服务区,岸上是一个村的村名,这边密密麻麻的民宿多如牛毛,都是各个很是优雅而浪漫的名字,我们定的民宿名叫“听山”,听山,多美,民宿是一对年轻小夫妻经营的,看起来可靠踏实,我们定的这个房间有一个比较大的阳台,阳台上有个小茶吧,两个小躺椅,可以喝着茶,看着对面的山景,夜深人静时还可以听山呢!
中午在店主的指引下,我们去了附近小吃一条街,河南烩面是必须吃的,点了一碗牛肉烩面,一个碾转炒鸡蛋,一个野菜豆腐,都超级好吃,尤其是那个碾转鸡蛋,问了服务员说碾转是指的快成熟的小麦,怪不得后口是那样的回甘甜呢。中原人果然是很实诚,一碗面就相当于一个盆,我俩竟然连一碗面也吃不了,当然面的好吃是没有任何问题我们一边吃着,一边连连赞叹,好吃,真好吃。
中午休息了会儿,我们起身进山,娟子有教师资格证,正逢教师节,她可以享受免费的政策,真不错,果然景区特别人性化呢,我们是第一天,去的是红石大峡谷。
踏入红石峡,仿佛闯进了一幅被大自然精心晕染的山水画卷。我查了一下,各位红石峡?百度是这样说的,这里的红石并非单一的赤,而是揉进了各个颜色的渐变,是岩层中氧化铁与岁月对话的痕迹——亿万年的地壳变迁与流水侵蚀,将原本深埋地下的岩石雕琢成如今壁立千仞的峡谷,每一道岩层纹路,都是时光写下的密码。
峡谷之妙,在“红”与“绿”的碰撞,更在“石”与“水”的相拥。沿栈道缓行,左侧是朱红岩壁直插天际,阳光斜照时,石面泛着温润的光泽,连指尖触碰都似能感受到远古的温度;右侧是碧绿溪流蜿蜒向前,水流时而平缓如镜,将红石与蓝天映在水中,成了流动的彩墨;时而急转而下,撞在岩石上溅起雪白的水花,轰鸣声在峡谷中回荡,添了几分灵动。
行至深处,惊喜接踵而至。抬头可见“一线天”,窄窄的天空被红石夹成一道光带,偶有飞鸟掠过,为这幅静态的画添了动态的趣;转角遇“黑龙洞”,洞内凉气袭人,洞外水流成瀑,水珠落在脸颊,瞬间驱散了山间的燥热;若恰逢雨后,岩壁上会渗出细密的水珠,顺着红石纹路缓缓滑落,连空气里都飘着泥土与草木的清新。
待到日暮时分,夕阳为红石镀上一层金红,原本碧绿的溪水也染了几分暖色。站在峡谷出口回望,朱红的岩壁、碧绿的流水、苍翠的草木在暮色中交融,既有丹霞的雄浑,又有流水的柔婉。这便是云台山红石峡,不似名山大川那般张扬,却用一谷红石、一溪碧水,藏着自然最细腻的匠心,让人走得越久,越觉心醉。
我们在这样画一般的峡谷里面尽情畅游,完全沉浸在其中,真是美不胜收,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