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夏至草

2025-09-12  23:53

4 0 1071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今天到馆值班,我是很喜欢做公益讲解的,但一想到如果我讲二楼,会耽误后面的人吃中饭,毕竟45分钟讲不了太多,我也不能走太快引起投诉,一旦停在某处开始讲文物,又会沉浸其中,讲到停不下来。上午讲三楼问题不大,最多耽误自己吃饭,问题是近期已经讲过太多次三楼,而且,观众听完二楼多数已经疲惫,意兴阑珊,我再啰嗦的话,有牛不喝水强按头的体会。所以我直接对组长说,今天不讲了。后来聊起来,别人是怎么控制时间的,其中一个说,东汉部分她一进去就直接走到孟璇残碑前开始讲,省去了汉民南迁、庄园经济、诸葛亮五月渡泸平定南中等。这是个办法,抓住重要的就行。

中午饭后,组长让我给大家讲讲西南夷,刚好我周六要讲,于是拿着本子就进去从头讲起。因为自己也不太懂,所以用一种分享和讨论的方式来介绍文物,强调关联性。近期听了两个讲座,又跟了博物馆讲解员,加上云博的专题小视频,能想到的专家观点和个人感受,基本都讲出来了,半个多小时,连句町的文物都没看完。我讲句町时,毛老师纠正我的发音,我感觉自己没错,他说仔细听过云讲解里的读音。针对这个问题,我晚上再查了几次,有一条信息是,根据《汉书》及唐代颜师古注音,正确读音应该是句(渠)町(挺),按这个说法。云博的讲解员都读错了?

难得毛老师下午赶过来,组长于是安排他给我们讲讲马上要撤展的古画,各项工作安排好后从三点讲到四点。这真是大开眼界的一次学习,毛老师毕竟书画是童子功,自幼学习,也比较热爱,所以分析起来专业名词,古诗词,有趣的典故,娓娓道来,听下来如沐春风。

我之前因为不懂,查过黄公望的,那些专业名词还需逐个去了解,也一下子记不住,他讲起来触类旁通,驾轻就熟,幸好我录了音,否则,要补课都记不得从哪里开始。

轮岗时,接到同学电话,她解释了一下为什么没有参加我儿婚礼,原来她当天脑梗了,被120救护车拉到了医院,给我发的短信也是她老公发的。

在我这样的年纪,坏消息越来越多,是应该继续学无止境,探寻一切自己感兴趣的未知?还是应该放下执念,不要继续又菜又卷,以健康为第一要务?也不是没有两全之策,既然坐下来学习能让自己快乐,不如多向古人学习,在“刚日”读经,感觉心浮气躁、锋芒毕露时,读“经”来使自己沉静下来。 经典的微言大义能让人冷静思考,用圣贤的教诲来约束自己的冲动,将刚猛之气转化为对“道”的坚守,从而培养内心的定力和中正平和的品格。

“柔日”读史,感觉意志消沉、精神不振时,需要读“史”来激励自己。历史中那些波澜壮阔的事件、英雄豪杰的壮举、王朝更迭的教训,可以激发你的豪情壮志,让你从萎靡中振奋起来,吸取前人智慧,增加决断力和韧性。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