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jun

2025-09-13  10:00

2 0 1724

日课马拉松-只言片语(一百零五)-Day341

日课马拉松-只言片语(一百零五)-Day341


by 卫钧



—美学种子/草稿碎片(一百零五)


1、创造需求和动机

其实,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释放你的创造需求,将身体中的创造本能和创造冲动释放出来。

如果你没有写作、拍电影、排戏剧、设计装置的冲动与渴望,那么你的阅读、观赏、观摩、观看将是消极、被动的。

基于你身体本能的创造需求和动机,去创建自己的美学体系。


2、技艺和审美

一个是你的技艺,你需要精进你的技艺,你的写作技艺,你的身体表达技艺,你的摄影摄像技艺,你的设计技艺;

一个是你的审美,你需要敞开你的身体感官系统,去修炼你的审美判断能力,当然技艺的修炼和审美的修炼是相辅相成的。


3、由你自己的需求和动机所驱动

阿巴斯说:“最好的学校是你自己建造的那一座,由你自己的需求和动机所驱动。”

从现在开始,我只能自己创造自己的艺术哲学体系或者说美学体系。

无论是基于创作,还是基于理论,只能自己去创建自己的体系,这个体系由自己的需求和动机所驱动,即如何实现被束缚身体的解放。全部的创作,全部的理论,都基于解放身体这个最强烈的需求和动机。


4、哲学和诗歌,美学和艺术

哲学是所有人文艺术学科理论的最高级形式,而诗歌是所有文学艺术作品的最高级形式。

哲学的范围太广了,而我则聚焦于哲学的子目录之一,即美学,关于艺术的哲学;

诗歌的抽象程度太深了,而我则聚焦于短篇小说、戏剧、电影和装置艺术。


5、以自己的方式重写历史

以自己的方式,重组艺术史、电影史、戏剧史,而重组的方式基于三个支柱,创作者的创作心理、艺术作品本身的形式、读者和观众的批评解读。

创作者、艺术作品、读者/观众在艺术中是三位一体的,唯有如此,才能建立相对全面的艺术史。因此,基于三位一体的模式重组艺术史、电影史、戏剧史,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6、诗歌作为一种原型隐喻

为什么都喜欢把诗歌作为一种隐喻,比如阿巴斯说所有艺术的基础都是诗歌,这怎样理解呢?

很难组织一个答案,为此我求助于AI,它说:“诗歌因其极致的语言凝练、对隐喻的深度依赖以及作为人类原始表达形式的地位,揭示了所有艺术共通的创造本质——即在差异中建立关联,用有限表达无限。”



—闲言碎语/只言片语(一百零五)


1、教育系统的缺陷

在我们的教育中,设置了太多的专业课和政治课,而往往缺少了审美课。

好像,我终于知道我们教育系统的缺陷在哪里了,太缺乏审美美育课程了。


2、世界是个草台班子

早已破碎,错就错在还将希望寄托在外界,这是大错特错。

早已破碎,这是最后的无语,从此勇敢闯世界,因为你已经看透了“世界的确是个草台班子”。


3、牢固的基底

一本一本的电影笔记、哲学笔记、艺术笔记,就这样写下去,如此成为你美学体系框架中最厚实的基底。如果要形成自己的美学理论,你的作品基础、理论基础、思考思考都必须是牢固的。

电影笔记的收获在五年以后,哲学笔记的收获在十年以后。


4、思考与感受,还有爱

学术与写作,思考与感受,这是我的双螺旋生活模式,与此同时,还有更为重要的爱。


5、究竟要写出怎样的作品

在大量的艺术作品欣赏中拓展自己的艺术眼界。

苏珊·桑塔格没有进行摄影实践,但却写出了《论摄影》,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困扰中,写出了《疾病的隐喻》。在其中,又不在其中。

试问自己,想要写出怎样的作品?深入其中,又超然于外。深处跑步之中,超然于艺术之外。


6、有自己的坚守

不要做死气沉沉的学究,而是深度介入生活的跨学科视野观察者和研究者。


7、写作

写作,写作,写作,就是要写作,就像那些疯狂的马拉松跑者,每天乐此不疲的跑步,我也想每天乐此不疲的写作。

虚构写作与非虚构写作,理论学术写作与创作作品写作,随笔杂谈写作与跨领域写作,就是要写作,就是要灵动鲜活的写作。

跑者的跑步动作激发了我持续写作的热情,我跑步,我存在,我写作,我存在。


8、推崇的写作模式

推崇两种模式的学术写作,一种是像亚里士多德、黑格尔一样,形成完整的学术体系,这需要长期的沉淀和积累;一种是学术理论公共写作,必须介入生活,将思考延伸到大众之中。而最不该推崇的则是学究气息浓厚的死板学术文章。


9、不好为人师

或许,未来我也可以讲课,比如讲授一门创作者心理学,艺术作品欣赏,艺术作品形式与主题。

但我有一个特点,阻碍了我成为一个老师或者给人讲课,那就是我不好为人师。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