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谷秀

2025-09-13  17:39

4 0 1337

读了《平原上的摩西》

这几天在读《平原上的摩西》,不知不觉读完了,不是读完了意犹未尽的不知不觉,而是真的不知不觉。

       因为原来我买的这本书是作家双雪涛的一个短篇小说系列,其中第一篇就是《平原上的摩西》,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来叙述社会历史事件,所以每一章节的题目就是一个人名,比如“庄树“,比如“李斐”比如“傅东心”等等,这些人物虽然在从自己的观察角度自说自话,但其实他们之间是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的,比如,“庄树“就是“傅东心”的儿子,而“李斐”就是他们的邻居,同时又可以说“李斐”是“傅东心”的学生,他们每个人都在平静而沉着的叙述,然后他们叙述的这一些联系起来就是一个越来越立体的故事,一个看似就要水落石出的真相,我是这样想的,所以就听着他们的叙述一章一节的往下看,看到庄树和李斐在船上见面,各自叙说十几年前那起劫杀出租车司机的案件,(当时的出租车司机其实是一位便衣警察。)然后,他们开始谈论小时候的一个约定,一个燃烧一片高粱秸秆当焰火的约定,在这一段文字里,又出现了李斐小时候傅东心跟她说过的一段话,她说,如果心意至诚的想要去做一件事情,大海也会为他让出一条路来,她问到小时候的玩伴庄树是否有足够的诚意,庄树就把小时侯他们都见过的也就是他爸爸厂里印刷的香烟盒拿出来放到湖水里面去,烟盒上印刷的是一个赤脚向天的女孩,那是小时候的李斐,这是庄树的妈妈傅东心画的,而这种烟的名字是平原,也就是callback平原上的摩西的意义了吧。     

’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这样想着,但似乎他俩对于十几年前那场袭警案件的叙述还有分歧,也就是说真相好像还没有水落石出,于是接着往下看,下面一个章节是“大师”,我以为这将会是孙育新的儿子的叙述,因为前文中他子承父业开了一家中医馆。他的父亲和李斐的父亲是生死之交,因为这个关系,他们家和当年袭警案件也是有关联的,警察在搜索中药馆的时候在一个理疗枕头里面发现了当年李斐在出租车里受伤之后被鲜血染红的衣服,以及她的一篇作文,所以,我就以为“大师”要通过自己的叙述进一步还原当时的情景,可是,看着看着,这章的主要内容就是下棋,没什么中医的事儿,就是爷俩都是象棋高手,这个大师是下棋的大师,怎么回事,《平原上的莫西》在前文中设置的线索怎么都荡然无存?一直到把“大师”这一章看完了也没和前面接上头,怎么回事?于是耐心地接着看下一章“我的朋友安德烈”,看了几页,更蒙了,这不但和平原上的摩西毫不相干,和大师也一点不沾边了。怎么回事?下意识的回去看目录,然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本来就是互不相干的三个故事,是独立的三个短篇,也就是说,书页在翻到《大师》之前,《平原上的摩西》的故事已经结束了,庄树和李斐各自划着船,庄树的手伸进口袋里,越过手枪拿出那盒“平原”烟的时候,故事就已经讲完了。而我还带着那种阅读的沉重感傻傻的继续从《大师》和《我的朋友安德烈里面》找答案。

       真是老了,思维格式化,只能接受一是一二是二,结结实实,必定无疑的结尾了,像这般开阔舒展,雾里看花的,需要自己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的,还真是看不明白了,当然,也许前文中作者已经做了足够的铺垫,如果看的认真,并且过目不忘的话,大概也是能跟上作者的节奏的,可是,看了一顿硬是没跟上,好像也不能说没跟上,而是一不小心跑过站了。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