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爱尔兰90后作家萨莉鲁尼的小说《普通人》的同名英剧,让我一口气追完,泪流满面。
玛丽安在高中时孤傲,聪慧,家庭富裕,父亲家暴母亲早亡但母偏爱哥哥,对她缺乏关怀。康奈尔家境普通在高中时优秀,经典好学生,在小镇为众人所喜欢,有自我,有普通孩子的自卑但出于合群时常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一个社交e人一个社恐i人,地下相爱。但毕业晚会上康奈尔出于种种原因选择了校花而不是自己真心喜欢的玛丽安,他有自己的怯懦、自私、妥协,挣扎。
两人都考上著名的三一学院,玛丽安到更高的平台逐渐舒展开,优渥的经济条件让她和同阶层的朋友们相处甚好,而相对贫困的康奈尔需要很努力赚奖学金、兼职、合租,才能站到她身边/拥有同样的交换学习机会。
两人在一番和他人恋爱以及自我伤害后,还是选择拥抱破碎但真实的彼此。
故事看到最后,当康奈尔去纽约都硕士,我以为有情人终成眷属会比翼齐飞时,玛丽安说You will go, I will stay. We‘ll be okay.康奈尔说:I will go.男女主角哭了,我也哭了。
稀有的,罕见的,相互尊重的,平等的爱。
人是可以好好说话好好沟通表明各自心意的,是可以在看见不完美的对方之后仍然拥抱彼此的,是可以在经年累月人生成长变化之后依然选择彼此的。
之所以哭是因为在整部剧中都可以或多或少共情到每个人曾经年轻时候的影子,愿我们都好好的。
最后还是想引用原著的结尾:
她闭上双眼。他或许不会再回来了,她心想,或许他会回来,却变成了不一样的人。
他们现在拥有的一切会一去不复返。但对她而言,孤独的痛苦远比不上她曾经觉得自己一文不值的痛苦。
他善良待她,现在这份善意属于她了。与此同时,他的人生在他面前展开,通往各方。
他们为彼此做了那么多好事。真的,她心想,真的。人们真的可以改变彼此。
你应该去,她说,我会一直待在这。你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