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

2025-09-14  21:53

5 0 933

品茶闲记:从“yìn制”到冷泡的花茶之旅

image


昨天跟着女儿去某商场参加了一场品茶活动,场地在二楼转角一处室内,内饰精致奢华,颇有五星酒店的格调。


我们准时抵达,却未见其他预约宾客。等待近二十分钟后,经我们几位早到者轻声催促,活动才开场。


此次品鉴的是花茶。泡茶老师讲解时提到,茶叶需经过五至六道“yìn制”,才能充分散发香气——这个读音听起来专业,我一时竟想不起对应的汉字。身旁好学的女儿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笑着写下“窨制”二字。


好奇心作祟,我悄悄打开豆包查询:原来窨制(xūn zhì)是传统制茶的核心技艺,通过让茶叶吸收鲜花香气,实现茶香与花香的交融,茉莉花茶、桂花茶等经典花茶均依赖此工艺。其关键步骤涵盖选材、拌花窨制、分离烘干等,且需反复操作多次,才能让香气更有层次。


学到新知识的同时,我也生出一丝疑问:老师身为专业人士,为何将“窨制(xūn zhì)”读成“yìn制”?难道是不够专业?我低声与女儿交流,她很快递过手机屏:原来在福州方言里,“窨制”历来读作“yìn制”,尤其在茉莉花茶制作领域,因这门工艺与当地文化深度绑定,老师傅们世代口耳相传,便形成了这份约定俗成的读法。


果然生活处处是学问,一个读音里都藏着地域文化的印记。


随后老师分享了泡花茶的技巧,核心便是“控温、控时、选器”,“掌握这三点,新手也能泡出好茶。”老师说,她缓缓道来:器具首选玻璃盖碗或透明玻璃杯,既能观赏茶叶舒展的姿态,又不会吸附香气;千万别用保温杯,高温久闷容易让茶汤变涩,还会耗散花香;水温要按需调整,茉莉花茶这类细嫩茶用80-85℃的水,玫瑰红茶、桂花乌龙则适合90-95℃的热水;投茶量按500ml水配3-5g茶即可,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增减。


老师还特别强调,花茶通常无需洗茶,尤其是嫩芽为主的茉莉花茶,洗茶会白白流失表层香气。冲泡前可用热水烫杯,投茶后借杯壁余温唤醒茶香,再注水冲泡。首泡30-60秒就能出汤,后续每泡延长10-20秒,一般能泡3-4次,倒茶时要注意沥净茶汤,避免茶叶久浸变涩。


最后,老师格外推荐了冷泡法:用冷水冲泡花茶后,放入冰箱冷藏4-6小时,“喝起来风味完全不同,清清爽爽的”。说罢,她举起自己泡好的冷泡花茶,一饮而尽,神情满是畅快。


我此前从未试过冷泡花茶,听老师这么一说,已然心生向往,改日定要亲手试试这份独特的清爽。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