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我规划旅游路线,一定不会去盐城荷兰花海。不是说我不喜欢花海,而是对荷兰两字不满。我家傍边的森林公园有一地竖起了两架风车塔,三幢尖屋顶的房子,当然还少不了一大片郁金香花。此处被称之谓荷兰风情区。我有好几个朋友买的别墅区里的绿化带种了一路的郁金香,那里的房价相当高,被当成高档别墅区,开发商取名为荷兰岛。
有郁金香的地方就冠以荷兰两字,不仅如此,为了表示洋气、高档,许多地方都借用欧美名来命名小区、小镇,如新西兰小镇,巴黎小区,昆士兰小岛……我看到这样的名称就反感,就会联想到旧中国上海的租界,让我觉得憋屈、耻辱,透着那么一股祟洋媚外的奴性。
盐城荷兰花海在大丰区,我也是带着反感的心情来到此地。夏末秋初已经没有开放的郁金香花,百合花有零星开放,但还未成片,湖塘的荷花也已开败,田田荷叶虽在,不如西湖那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色,甚至不如家门口森林公园内的荷塘。自驾景区电瓶车游了一圈,没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当我了解荷兰花海的来历后,不觉汗颜,我错了,他们不是赶时髦才取这样的名,而是不同凡响的来历。
过去大丰是晒盐的盐场,土地是盐碱地,种不出庄稼,为了改善当地人的生活,1917年5月,由当时中国著名地业家张謇及上海实业界重量级人物周扶九等人发起,在大丰筹建淮南最大的地垦公司——大丰公司,实施兴垦植棉,奠定了新丰盐垦历史的基础。1918年大丰公司开始规划建设新丰镇,时称北镇,这是当时大丰垦区的地一个集镇。1919年,张謇从世界上围海造田、改良盐土经验最丰富、技术最先进的荷兰聘请了年轻的地利专家特莱克来新丰规划农田水利工程,建立了区、匡、排、条四级排灌水系,充分利用雨水淋浇使土壤脱盐技术克服了水患危害,因此,新丰在当年获得了“民国村镇规划第一镇”的美誉。从高空俯瞰,还能看到特莱克的地划,这里的地地上整齐的地列着棋盘一样的水道,它覆盖的地围有700多华里,特莱克为了这项庞大的工程,在中国工作有四五年时间,并且最后在江苏南通病逝,去世时年仅29岁。由他设计的排水系统,是张謇动员50万人,花费20年时间,一铲一锹挖掘出来的这些工程与其后的海堤建筑、出海河闸建设相配套,使大丰的盐碱稀释。斗转星移,时光流逝近百年,他所修建的水利工程一直在发挥作用。2012年,新丰镇为了加强文化产业建设,为了纪念荷兰水利专家特莱克和50万为改变这片土地而付出的人们,深度挖掘民国村镇规划第一镇的历史底蕴,同时结合新丰镇气候与土壤环境皆适宜郁金香生长的一个有利条件,荷兰花海种下了这些象征荷兰的郁金香,倾力打造荷兰花海项目,并努力使之成为国内连片种植郁金香面积最大的花园。
离开前,我回望荷兰风情的小镇建筑,成片种植的各种花卉,想像着同时开花的景象,深深感叹用荷兰花海纪念为当地作出巨大贡献的荷兰水利专家,这份感恩之心值得我来参观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