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柳林风声》,英国作家肯尼迪格雷厄姆的作品,才翻了十几页,竟然非常喜欢上了这本小书,之所以说“小书”,是因为这是一本童话故事,书中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们又着实可爱,所以,心理上就觉得是一本可可爱爱的“小书”。而之随意买这本书,还是得从前两年读过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说起,当时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自己也跟着书中的蛤蟆先生去找苍鹭先生做了十次还是十一次的心理咨询,看完心灵好像也跟着通透很多。那时候就知道《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以《柳林风声》中的角色为基础创作的,虽然作者并不是同一个人,但出于好奇,还是想买《柳林风声》一读,至于什么时候买的这本书就忘了,只是前几天浏览书架的时候,把买了没有看甚至塑封都没有拆的书整理了一下,竟然正好占满了一个格子,其中就包括这本《柳林风声》。
今天早晨没有出去跑步,就打开这本书“reading”,没想到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书中开头说春天来了,小鼹鼠本来在家里刷墙,可是,“春天独有的迷人气息正在他的洞穴上方漂浮着,在他四周的泥土里游荡着,也钻进了鼹鼠阴暗低矮的小屋里。很快,鼹鼠似乎感应到了这无形力量的呼唤”。于是,可爱的小鼹鼠把刷子一扔,不干了,连外套也没顾得穿就跑出洞外,“身之一下子滚到暖绒绒的软草里边,翻起跟斗来”。在明媚的春光里,小鼹鼠玩的很嗨,“完全不会想到刷墙那件事了,他的良心也没因此受到一丁点的谴责,而是觉得自己得到了真正的逍遥快乐”,看到这里,觉得小鼹鼠真是心理太健康了,不纠结,不犹豫,尽情享受当下的美好,而不是干活的时候想着出去玩而又不敢出去,玩的时候又愧疚没有干活而玩的不开心,就是说可爱的小鼹鼠真是没有一点儿的心理压力,用现在的行话说,人家是一点也不内耗啊。
然后,小鼹鼠一路来到了河边,跑累了,“就在河边席地而坐,听河水絮絮叨叨的讲故事,那可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故事,它们来自大地深处,最终汇入永远听不够故事的大海,向大海倾诉。”我觉得这一段拟人描写真是太美了,而且饱含深情。书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描写,都特别值得品味的,不过立刻就忘得差不多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就说可爱的小鼹鼠这个乐观积极的性格吧,在它遇见小河鼠之后,两个小可爱一拍即合,决定坐着船顺流而下的去游玩,到了一处地方,小河鼠拿出他们带着的野餐一起吃,吃完了小鼹鼠收拾盘子。“收拾盘碟并没有打开它们那样的愉快,可鼹鼠拥有能从任何事情中获得快乐的性格”,这句话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因为拥有这种性格的人总是拥有格外的魅力,另外收拾盘子确实不像打开盘子那样令人愉快,就像我们平时吃饭的时候,摆放盘碗碟子上桌总是会感觉特别轻松愉快,这个过程完全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个种子发芽一般的开始,等吃完了再收拾的时候就不一样了,特别是还要油渍麻花的去刷碗的时候。
好了,今天其实挺累的,但还是凑出来一千字了,为自己的自律点个赞,这是今日份的自我肯定,另外这本小书真的很好,要继续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