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八马的群里,一场关于更年期的讨论曾热烈展开。群里八个年龄相仿的女人,几乎都站在了更年期的门槛前,你一言我一语地细数着自己的症状——有人总莫名冒虚汗,有人例假变得毫无规律,有人常常心情低落提不起劲,还有人控制不住地想发脾气,症状五花八门,听得人印象深刻。
当时我在一旁默默听着,心里却生出一个疑问:这些症状,难道不是女人们平日里随时都可能遇到的情况吗?冒虚汗可能是前一晚没睡好,例假紊乱或许和压力有关,心情低落、想发脾气更是生活里常有的小插曲,哪里是更年期独有的呢?
带着这份想法,我还悄悄把她们说的症状对号入座盘点了一遍,发现自己似乎一条都没中,暗自庆幸自己状态不错。可显然,我高兴得太早了。最近一段时间,更年期的“苗头”竟悄悄找上了门:先是例假彻底没了规律,要么到了时间迟迟不来,要么毫无征兆地提前十来天;再就是心情,以前我性格算开朗,很少为小事纠结,现在却常常因为一点不起眼的事,就郁闷一整天,连自己都觉得陌生。
就在我有点手足无措的时候,看到一位女作家关于更年期的建议,瞬间豁然开朗。她说,更年期的女人,不妨试着“躺平”,从女儿、妻子、母亲的多重身份里适当剥离出来。不想做饭就点份外卖,哪怕一两顿饭不吃也没关系,别强迫自己硬扛;不想上班就大胆请假,暂时远离那些让人压抑的人和事,有条件的话,甚至可以果断辞职。
细细琢磨这番话,忽然觉得更年期或许没那么可怕。试着放下对自己的“高标准”,不再事事追求周全,反而能在这段特殊的时光里,找回久违的轻松。或许,更年期不是人生的“下坡路”,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一个能更专注自己、好好爱自己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