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晨瑞

2025-09-23  20:32

445 8 1228

逛地坛书市

image


        昨天,是北京地坛秋季书市的最后一天,我恰巧赶上了,而且离驻地不远,上午溜溜哒哒半个小时,就到了地坛的北门。虽然还不到十点钟,书市里已是人头攒动了。确实,随着年龄的增加,我在书市里的步伐已经不再雀跃,闲庭信步一般,遇到一些知名出版社的书摊便踱进去瞅上几眼。瞅还不如不瞅,实在是没有可以入眼的书。

       这种心态就是所谓藏书人的一种怪癖,他有他对书的审美标准和入手标准。这标准因人而异,没有准齐一律。虽说,藏书人都是奔着图书的稀缺和完美而去的,但稀缺和完美的尺度仍是因人而异。比如说我,还不能算是个藏书人,选书标准仍兼顾实用,自己大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专项收藏,可站在一排排书架前,总能感觉自己那近乎苛刻的目光,似乎已经笃定心意,书市里没有好书。

       人就是这么矛盾,没有好书,不买不就得了。不行,书再不行,怎么也得找出几本差强人意的来。终于在一个旧书摊上,看到一盒《国际安徒生奖作家作品选》(共五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年8月北京第1版,1991年北京第3次印刷。标价25元,盒子完好无损,略有磨损。里面的五册作品,则如全新。《两个小路特》(【联邦德国】克斯特纳)、《淘气包艾米尔》(【瑞典】林格伦)、《“月光号”的沉默》(【美国】福克斯)、《三个小流浪儿》(【意大利】罗达里)、《两个意达》(【日本】松谷美代子)。这就是我眼中的好书,虽旧如新,配有插图,封面设计朴素大方。原来我有一册《两个小路特》,读过之后,发现没有版权页和定价,百思不解。现在明白了,原来这是一盒,版权页在《两个意达》书后,题目就是盒子上的《作品选》。摊上还有其中的零册,均标价每册10元。心中不禁窃喜,多少有些“捡漏”之感。这也是藏书人的一种令人费解的毛病。

       接下来,就没有什么发现了。但也有意外的收获,在一溜摊位边上的一家书摊,摆着大本子的字帖书,这类书本不在我的兴趣之内,可就在字帖书的中央,摆着一套大厚本十六开的精装影印本(四册),上面印着《古今》二字,这是日伪时期上海出版的一种文史掌故杂志。由于主办方有汪伪政府背景,撰稿的作者们在抗战胜利后,均背负了与汉奸政权有染的污名。不过,里面的文章确实不坏,许多作者学问也的确了得。我随口一问价,买书大姐说,最后一套,最后一天卖两折,360元。之前都是卖三折的。讨价还价,也算是必经环节。我说300,她说350。总有在其中夹杂些理由,来回说,互不相让。就在这节骨眼上,那卖书的大姐说,这种影印的杂志,原来还有一种——《万象》,46册,1000元刚卖了。乖乖呀,这个大部头的《万象》可是民国时期集海派文化之大成的杂志,这个价钱连定价的一折都不到,原价13900。就是因为太贵,我早就不惦记了。现在1000元可买,遂问还有吗?卖书的大姐说,有。我说,来一套。随后,两种杂志1300元,就成交了,包邮到家。估计明天我就可以坐拥《古今》、《万象》了。

       通过买书,我可以感觉到,也许我还是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梦想——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生活,不,是回到民国。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老巢   2025-09-25 13:14:09

    我也特别喜欢逛旧书摊,比起新书店旧书摊有一种岁月的沧桑感,如果遇到喜欢的书就更满足了。😄😄

  • 山人   2025-09-23 22:35:08

    书痴吗都这样,味道很好

  • 晨韵   2025-09-23 22:22:48

    万象、古今,收入囊中,厉害了!

  • 芷沅   2025-09-23 22:10:48

    民国,嗯~想到了老师自述的留小胡子形象,鲁迅,李大钊…跃然眼前~

  • 静思   2025-09-23 21:32:27

    老师想在书中穿越民国 😊

  •    2025-09-23 21:28:53

    书痴买书,意㚈收入囊中,没有白跑!

  • Mia   2025-09-23 21:21:39

    万象,好想领略一下

  • 雪砚   2025-09-23 20:56:26

    又发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