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姨
我妈姊妹三人,自己居中。年长我妈三岁的大姨,年过八旬,其貌不扬,满头银发,精神矍铄,个子矮小。至今还下地干农活。她是我妈的偶像,在我们后辈人眼里是个传奇人物。
大姨的人生是被时代洪流裹挟的,命运不能自己做主。她偶有发牢骚,待我也年近知天命,才彻底明白那几句轻轻淡淡的抱怨,对一个人不能重来的一生是怎么无力无奈呢?大姨曾经悠悠说,要是我碰上好时代,考个好大学也是不成问题。这一点,我毫不怀疑。大姨晚生些年,避开成分论的年代,靠自身能力,绝对会改变命运。
大姨自幼就天资聪颖学什么都是一点就会,上学自然也是轻轻松松的学霸级别。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小学生上学也需要背馒头袋子步行几里路。大姨甚至还带着给一家人纳的千层底去学校,课余饭后就干私活。三两天回来取馍就是一双纳好的鞋底。且能被人传阅的样子活。而母亲就做不到这个境界,母亲女红很粗糙,不能让人看。自己说,给我父亲手缝的棉布衫子,穿出去,人家都笑话蹦出来老大的针脚。做女红质量上乘,手脚麻利这是母亲一辈子也学不来的一点。就冲这点,母亲就对自己姐姐佩服不得了。我们家孩儿多,那时候都是秋天收回来棉花,才拧花弹花,妇女们连夜织布,隆冬要穿到孩子们身上的棉衣裤。而大姨就主动分担母亲的很多活计。总是骑自行车从我家兜一大包袱布,送来是大小一人一身的薄厚衣服,棉服以及成品布鞋,棉鞋。大姨只有俩儿子,相对负担轻,主要是她手脚麻利,一个人同样时间干的活顶几个人的量。母亲年纪大了,也总是回忆往事,不忘交代我们多回报大姨的深恩。
可时代弄人。大姨小时候学习那么好,也当班干部,组织能力杠杠的。奈何一个唯成分论不讲成绩保送上学,就直接断送了大姨的通过学习上迁的道路。
学莫得上,早早嫁人也是成分不好,好像别人给你介绍的都是不嫌弃你身份的,你好像还得对别人一家人感恩戴德愿意用结婚方式收留你一样的别扭。
大姨夫纯纯的油瓶子倒了也不扶的大男子主义纯享受男。古话说,一台戏,有好生莫好旦。一家子,有好媳妇莫好汉。我知道这句话含义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大姨和姨夫组合的一家人。
大姨也曾给我说过,“我嫁到人家屋,头几年就不知道你姨夫,是从来不敢知道你有一分钱的。你口袋有钱,他就得挖空心思软缠硬磨找各种理由,最多是我头疼脑闷,目的就是要走你身上的钱,自己一个人肥吃海喝,吃完花完就啥病没有。”
后来大姨找到应对姨夫这种好吃懒做的法子。每每收庄稼,或者卖猪等有钱,也说还账,时时刻刻都挂在嘴上,咱们家欠别人钱,这才能消停。就是给姨夫很正经用途的钱也得到门上,装模作样转一圈说,借来的。他才不敢随便胡吃海喝浪荡掉。可见,姨夫的一生就是负责要钱花钱,其他啥心不操。更别提作为家里的男人顶梁柱,该负起养家糊口的重要责任。当家的担子自然而然就落在大姨一个女人的肩膀上。再说,本来就是穷得叮当响的家,没人要当家啊!
但大姨就如同被遗弃在荒漠中荆棘一样,自己不屈不挠深扎根,活下来,还靠一个人力量活生生改变家庭的状况。让自己四口人小家庭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户人家,全村第一个盖起二层小洋楼的人家。两个儿子的媳妇都是本村的,更是村里媒婆找上门寻得要嫁她家的。他年代讲究好女不出村,好家本村找媳妇的说法。
大姨是如何短短十几年就让一个锅吊起来当钟敲的家徒四壁之家,摇身一变成为二层小洋楼的人家呢?
这个资本累计的过程,大概只有大姨一个人体会到其中的酸辛苦楚。那是一个女人十几年如一日没黑没明单打独斗的发家史。
个中细节犹如碎片般由我的姐姐,母亲等人在不经意时候说出口,我自己多年拼凑出来的一部大姨个人敢叫家庭换日月的轰轰烈烈奋斗史。
大姨秋天收了花生,不在村里兜售,价钱低。农闲的寒冬腊月就自己在家支起大铁锅,翻炒成熟,变成质量上乘的炒花生。然后,骑自行车一次带一大袋子,黄昏时分奔命推上十几里陡坡,然后又是十几里的平路,到小县城的火车站。自行车寄存在熟人处,扛着一大袋子熟花生趁着夜色,偷偷溜进火车站,认准向西的西安方向,扒坐上货车的车厢。
等黑夜中呼啸的火车货车车厢把她捎带到西安,然后摆小摊贩卖掉自己的熟花生,然后就同样方法白嫖火车回家。大姨说过细节,大冬天坐露天车厢特别冷,但她有办法。用厚厚的塑料袋裹住双腿。下车还是会冻到双腿发麻,不会走路。
再就是把家里的旧衣服弄到远处集市上去卖。大姨夫一辈子长不大,贪玩,家住黄河边,会发大水时,腰上绑个大葫芦,在河里捞鱼。运气好,捞到十几斤,几十斤的大鱼,大姨就会第一时间,踩上脚踏车把活鱼送到二十公里外的小县城的饭店里卖。大姨她一个女人在遇到贪图享受,好吃懒做,不肯担责的男人后,把普通平常日子用蛮荒之力过。
最终,几年时间大姨一个春夏秋冬默默卯足劲攒钱,攒够钱,拉来了一车车沙子,砖头,别人问你家要干啥。大姨夫从大姨处得到答案——盖猪圈。大姨觉得你给他说盖二层楼,他会吓死,那得要多少钱,哪里有钱?
后来,大姨一个人找工匠,主持下,盖好了全村第一个二层小洋楼。大姨夫才对大姨的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逢人就说,我家有个有本事媳妇。
大姨属于头脑清晰,反应灵敏。但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从不用小聪明占小便宜。一辈子更不高喉咙亮嗓子说话。说话从来都讲理占理。也从不会因为自己本事大能力强而炫这一点,低调生活贯彻到底。
比如,大姨夫亲弟兄一母同胞男的三人,大姨夫最小。但两哥和嫂子都比赛谁更坏,都不赡养老人。
大姨二话不说,把公公婆婆接过来,和他们同住,尽心服侍直到两位老人相继去世。大姨就是村里人说,厉害但讲理的媳妇。
十几年前,大姨夫脑瘤去世。离世前卧床几年,最终不认识人,都是大姨一个人黑夜白天从不离位的服侍。不得不说,大姨夫一辈子好命啊,享大姨一辈子福。年轻不拼打,年老有人照管。
独居十几年的大姨已然不辍劳作。不喜以老人身份自居,更不愿意和其他老人一样,整天坐在巷道里唠嗑。有时间就到地里锄地除草,摘豆,掰棒子等,秋天还天天捡拾大枣,回家炮制成干枣。一年四季地里有啥活就干啥活。大冬天还天天捡拾柴火。院子里捡拾回来的大小粗细木头棒子树枝,都被砍刀砍得长短一致,靠墙整整齐齐码成柴火堆。
去年冬天,二表哥出嫁女儿,相当于大姨小孙子女也出嫁了。我去参加婚礼。大姨还感慨,真是身体不好了。原因是如今都改种山药了。是黑色细塑料管子滴管,收过山药后,有人就捡拾满地黑管子,卖钱。大姨说,她觉得这活轻松,也开始干。四天买了四百块,却因为不停抽扯管子,胳膊疼。我听了大为震惊,我们年轻人都干不了这样的体力活,大姨年过80岁,还力大如牛和村里年轻人比。
还有,大姨70岁的时候,为了看望自己弟弟妹妹方便,给自己买了一辆自行车式电动车。从买车处问问,自己试骑几分钟,就骑十几里路回家了。至此,骑着自己心爱电驴子,隔三差五看望我两舅,我小姨和我妈。
如今,大姨的两儿子不让大姨骑电车。大姨就口头上答应好好。等他们过完春节都出去打工,自己到集上换新电瓶,照旧做追风老奶奶。
有次,大姨说,骑车路边,年轻人开骑车不减速,溅她一身雨水。大姨不是恼怒,是生气自己能再年轻十岁,也学驾照买一辆汽车开开。
我和姐姐说大姨亲口给我说的这番话。二姐赞同,就是,这就是大姨的风格和魄力。很大姨的话。
大姨的节俭也是巨无敌。我妈说的,大姨前几年的裤子还是自己做的。到集市上花两块钱买一块布头,自己裁剪,裤裆插小旗,自己戴老花镜在缝纫机上自己做好。大姨这个会裁剪衣服的本领,在上世纪就很得用。我们和他们,甚至外婆家几个大家庭的衣服都是大姨自己一件件裁剪缝纫,一条龙完成。从我家走,背一大包袱粗布,过几天,送来一包袱成品衣服。到我04年生大女儿,大姨还特意缝了小褥子,尿片片送来。
我的大姨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一辈子要强勤劳,不向命运地头的女强人。我姐夫高度评价过,咱大姨不是普通人,是个传奇人物。厉害得很!我祝愿,如今年迈的大姨能身体继续康健,福寿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