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标重要吗?
目标不是唯一,但它能起到聚焦作用。
• 没有目标,你会分散精力:今天写作,明天吉他,后天工作,样样浅尝辄止。
• 有目标时,你会自动过滤掉不相关的事,避免消耗。
但——目标不必是“终身大目标”,而是阶段性的,可以灵活调整。比如你今年的目标可以是“某某某”,而不是一下子就追求“成为思想家”。
2. 为什么你会摇摆?
摇摆通常有两个原因:
• 认知上的矛盾:想要“自由随性”,又想要“聚焦目标”;想要“陪孩子”,又想要“自我突破”。
• 情绪上的波动:现实压力(经济、环境)让你难以下决心。
解决之道是:把摇摆转化成阶段性策略,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
⸻
大师战略建议:
1. 聚焦“最有杠杆”的目标
• 杠杆=最少的努力,能带来最大的改变。
• 不重要的可以放低优先级。
2. 目标用“阶段性项目”代替
• 比如:
• 财务目标 → 三个月内还掉XX债务
• 写作目标 → 每天日记坚持100天,形成小册子
• 这样不会被远大目标束缚,又能在过程中积累确定的成果。
3. 建立“当下的胜利感”
• 你很容易因“没尽全力”而自责,这其实是消耗。
把每天的行动拆得更小:
• 今天完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 今天和孩子有一个高质量的陪伴时刻;
• 今天日记写满 300 字。
• 当下就能得到正反馈,慢慢形成稳固的内在力量。
4. 借用纳瓦尔的原则
• 少做没价值的事:避免在保守、重复的人际环境里耗费太多精力。
• 利用杠杆:把写作、学习和思考变成可传播的东西(比如文章、公众号)。
• 追求内心的平静:比起外在的成就,持续的心态稳定才是核心竞争力。
⸻
2025 年底前的总目标定成一句话:
“让财务重新走向正轨,并模糊找到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