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8  00:30

7 0 759

9.27

是吗?现在是“娱乐至死”掉时代吗?

好像是的。

有错吗?好像也没有错。


为什么会给我这么大冲击呢?

脑中存在着各种声音


1.奉献式的声音

昨天的家长会中,老师用一个视频说到“作为家长,你是尽力而为?还是全力以赴了”“你能不能做到,只付出、不问成绩(回报)”。

作为妈妈,她陪着孩子重新一起学习,并举例说到某个全职妈妈,把初一的数学知识理解得非常透彻,然后再用一些负面的案例来说明现阶段的确实需要家长的高质量陪伴。

如何实现高质量陪伴,那么就是要家长自己的不断修行。成为为孩子托底的那个人。


会后,我确实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觉得自己可能连“尽力而为”都没有做到,经常直接把压力传递给了孩子,没用做好缓冲地带,甚至间歇性努力带娃和疯批的情绪发泄。

似乎在心中暗暗发誓,五年级这一年,要好好把握住啊。

我要成为那个为孩子托底的人。

(有些人,一生下来就会的道理,我在当妈十年之后才有点感悟,而行动力上还差的多)


2.自我式的声音

我先是我自己,才是妈妈。

如果还没有孩子,我现在过得可好了。凭啥就我一个人付出,为什么都是妈妈的责任,我也是一个人,也有七情六欲,为什么要我削掉自己的部分来成全孩子。凭啥?

当然,很多时候,我也会觉得自己都没有玩够呢,为什么要生个孩子桎梏。


尤其是现在“娱乐至死”这个社会,更多的人选择先满足自我的需求。


3.保护式的声音

前两天同事跟我分享网络事件,一个上班族妈妈,上班、带娃、做家务,每一天搞完家务清洁都是凌晨后了,5:30就起来为孩子做早餐,然后猝死了。

也算是提醒我,不要太过操劳吧。因为她知道,我也是一个女战士,应付着每一天的各种角色,上班人、家里的厨师、孩子的家庭老师、保姆等等。



4.我是不是也陷入“娱乐至死”的圈套中?

要说我回血的方式竟然是躺在床上刷手机,看小视频,一两个小时过后,才猛然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没有后悔药。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