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云南知子罗 品老姆登云顶茶
L君如见:
你爱喝茶吗?与你聊聊茶香。
小的时候,我并不觉得茶好喝。
父亲每次泡茶都是酽酽的,母亲也喜饮浓茶。我觉得很苦,这么苦的东西,为什么他们会觉得好喝?
父亲幼时读过一段时间私塾,教书先生家里不富裕,常摇头晃脑地说:“壶中有酒亲亲密,囊内无钱客易(或者是“亦”)疏。”
先生也给学生说故事。一个小媳妇,嫁去婆家,婆婆嫌她娘家苦。小媳妇说:“我娘家苦是苦,但是茶不苦。”大家便大笑起来。
我不明白,为什么茶不苦就要笑。
父亲说,因为不舍得放茶叶,茶不苦,就是茶没味道嘛。
原来如此。
一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突然就喜欢喝茶了。
而且承袭了父母喜好,喜欢喝绿茶,春夏秋冬都喝。但我不喜欢喝太酽的茶,我泡得茶比较清淡,大概介乎于小媳妇娘家与我家之间的样子。
每年新茶上市,无论明前茶,还是雨前茶,一拿到茶叶罐,打开盖子,一股清香味,扑鼻而来,那种香气就好像是漫山遍野大自然的清香,是春天田野的味道,沁人心脾。
泡一杯清茶,闻香,陶醉在缭绕的雾气里。呷一口,更是陶醉不已。
茶,是真香啊。
父亲同我讲,茶叶特别吸味。所以每次保存茶叶时都特别小心,扎紧,再放到茶叶罐里面。那个年代还没有冰箱,新茶要赶紧喝,否则放时间长了,香气就跑了,泡出来,茶香味不浓,喝起来也不是那个味了。
我试过一次,果然吸味,最终茶叶的味道完全变了。我那时就在想,茶这么吸味,大概就是生长的地方是大自然,吸取了天地精华,才这么香。
后来,稍微懂一点茶才知,春夏喝绿茶,秋冬天喝红茶。因为红茶是暖胃的。等我喜欢上红茶时,我发现,红茶更香,那香味很暖,暖暖的香。绿茶清新,红茶温暖。
二
为什么茶那么香?
而且是一种说不出的香。闻之令人舒心,饮之让人上瘾,不可一日无此君。
大概越是捉摸不定的美,越能打动人心。
唐代诗人李德裕描写茶香:“松花飘鼎泛,兰气人瓯轻。”温庭筠写道:“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兰气、疏香均使人飘飘欲仙。
苏东坡写道:“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似乎茶就是一位通体生香的美人。
古人喜用兰花之香来比喻茶香,因为兰花之香是公认的“王者之香”。王禹偁称茶香“香袭芝兰关窍气”。范仲淹称“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曰: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赌书消得泼茶香”说的是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典故。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云:“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李清照与赵明诚都喜好读书藏书,两人每次饭后烹茶时,就用赌书来比赛饮茶先后,一人问某典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第几页第几行,答中先喝。李清照记忆力强,经常赢,可赢了往往太过开心,反将茶水洒一身。
茶香浸润衣衫。成千古佳话。
三
茶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传说上古时期神农氏在一棵茶树下支起锅煮水,偶然有几片树叶飘入锅中,改变了水的味道,锅内的水清香四溢,饮用后神清气爽,从此便有了茶。
陆羽根据后人托神农氏之名所著《神农食经》中"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认为饮茶始于神农时期。
其《茶经》记载: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
我国是茶树原产地,茶文化源远流长。最早记录茶文字的,并不是陆羽,而是距今1700年前的西晋时期的杜育。
杜育,字方叔,襄城郡定陵县(今河南省叶县)人。魏平阳乡侯杜袭的孙子。西晋大臣、茶学家,“金谷二十四友”之一。
杜育自幼岐嶷,号称神童。风姿俊美,颇有才藻,人称“杜圣”,交好外戚贾谧。晋惠帝永兴年间,拜汝南太守。晋怀帝即位,出任右军将军、国子祭酒。永嘉之乱(311年),洛阳城破,遇害身亡。
杜育著有文集二卷。其中《荈赋》,为我国最早专门歌吟茶事的诗赋类作品。《荈赋》开创了中国茶文学的先河。比陆羽的《茶经》还要早400多年。这位被尊为"茶文学之父"的才子,用诗意的笔触首次系统记录了茶的生长、采摘、烹饮全过程,奠定了茶文化的基石。
荈(chuǎn),本义指采摘时间较晚的茶。古籍中多以“荈”特指成熟期较晚的茶叶。《类篇》载“茶晚取者名荈”。
那时候还没有“茶”字。荈字倒是与粤语的“茶”发音接近。说明粤语很多都保留了古音。
《荈赋》写了些什么呢?
来看一首:
“灵山惟岳,奇产所钟。 瞻彼卷阿,实曰夕阳。 厥生荈草,弥谷被冈。 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
说灵秀的山岳,为奇珍所聚。 眺望蜿蜒的山峦,这地名叫做“夕阳”。 那里生长着茶树,漫山遍野遍布。 承受肥沃土壤的滋润,接受甘霖雨露的滋养。
还有:“茶之为饮,味至寒温。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说茶作为饮品,味从寒至温。 素瓷茶器传递静夜,芳香气息充满闲轩。
唐代以前无“茶”字,但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圣”陆羽,将“荼”字减去一笔,才有了现在的“茶”字。
四
喜好饮茶的多为文人雅士,司马相如《凡将篇》写了“荈诧”。
三国时期有个著名的茶典故。《三国志·吴书·韦曜传》载:
“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已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荈以当酒。”
孙皓是吴国第四代国君,嗜好饮酒,每次设宴,规定每人至少饮酒七升。但是他对博学多闻而酒量不大的朝臣韦曜格外照顾,常常破例。看他喝不动了,便悄悄换上茶,让他不至于酒后失礼。
这就是“以茶代酒”的典故。
唐代佛教禅宗兴盛。赵州禅师一句著名的偈语“吃茶去”蕴含无限禅机,成为一桩著名的公案。《指月录》载:
师问新到:“曾到此间么?”
曰:“曾到。”师曰:“吃茶去。”
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
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
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
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简单、洒脱,却自带茶香禅意。
五
描写茶香比较有名的诗,一是素有“梅妻鹤子”之称的宋代诗人林逋的《茶》:
“石辗轻飞瑟瑟尘,乳花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乳花烹出建溪春”超凡脱俗,诗人眼里的茶香就是春天之香,天地之香,这种香充满活力,无所不在,任人想象,妙不可言。
明代诗人陆容的《送茶僧》茶香也写得好:
“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泉竹里茶。
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
“香烟茶晕满袈裟”茶香即禅香,也是心香。茶香可陶醉、陶冶,袈裟染上茶香,能渗透肌骨,熏染灵魂。
史上最喜欢写茶香的诗人,是元代的李德载。他的代表作《赠茶肆》十首中,有七首都明写茶香。
“茶烟一缕轻轻扬,搅动兰膏四座香,烹煎妙手赛维扬。非是谎,下马试来尝。”
“黄金碾畔香尘细,碧玉瓯中白雪飞,扫醒破闷和脾胃。风韵美,唤醒睡希夷。”
“龙团香满三江水,石鼎诗成七步才,襄王无梦到阳台。归去来,随处是蓬莱。”
“木瓜香带干林杏,金桔寒生万壑冰,一瓯甘露更驰名,恰二更,梦断酒初醒。”
“兔毫盏内新尝罢,留得余香在齿牙,一瓶雪水最清佳。风韵煞,到底属陶家。”
“金芽嫩采枝头露,雪乳香浮塞上酥。我家奇品世上无。君听取,声价彻皇都。”
每一首读罢都觉香氤满堂。
茶诗自然不能少了那首经典之作。唐代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百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
这尘世都留不住了。
六
饮茶者赏茶香,至少要三闻。 
一是闻干茶香气,二是闻泡后茶的本香,三要闻茶杯余香。
闻香之法亦有三种,一从氤氲的水汽中闻香,二是闻杯盖上的留香,三用闻香杯慢慢细闻杯底留香。
绿茶的清新,是春天里的一抹嫩;红茶的浓甜,如秋日午后温暖的光;乌龙茶的馥郁,似夏日花园繁花盛开。
每种茶的独特香气,如同一个个神秘密码。究竟这迷人的茶香,从何而来?
现代研究人员终于揭开了茶香之谜。
原来每种茶树的品种不同,天生自带的独特香气也就不同。比如绿茶,碧螺春与西湖龙井不同,太平猴魁与黄山毛峰也不同,六安瓜片与泾县火青又不同。等等。
每种茶树的生长地理环境不一样,所形成的独特香气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武夷山的岩茶和云南的普洱茶,都是地域香的代表。西湖龙井产自杭州,春茶中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低,茶叶滋味为鲜爽,茶香清爽馥郁。而云南普洱生长在海拔高的地方,香气清爽丰富,品种的香气也更加明显。
不同的制茶工艺,也会产生不同的香气。比如绿茶的高温杀青和干燥工艺中,茶鲜叶中的青草物质挥发部分转化为清香型物质。而红茶则通过萎凋和发酵,使鲜叶中的芳香物质经过酶的促氧化作用、水分作用大量转化或挥发,干燥过程中生成花香和果香型芳香物质。
绿茶中有100多种芳香物质,红茶中有300多种芳香物质。所有这些物质,有的在高温下才可以挥发,有的在较低的温度下就可以挥发, 所以闻茶香既要热闻,又要冷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感受茶的香美。
青叶醇:青草的香气
茶叶中的青叶醇就像是青草的味道,这种香气在茶叶加工过程中会逐渐挥发。想象一下,刚摘下来的茶叶,那种清新的青草香,是不是扑面而来?
沉香醇:花香之王
沉香醇则给人一种百合花和兰花的香气,特别在云南的大叶种茶中最为明显。那种浓郁的花香,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
芳香醇:水果的香气
芳香醇则带有苹果、玫瑰、水仙花的香气。在茶叶的揉捻和发酵过程中,这种香气会大量形成。每次闻到这种香气,是不是感觉像是回到了水果园。
还有糖香
糖本身有甜香味,而且在制茶过程中,糖还能助香。想象一下,糖在茶汤中的溶解,那种甜香是不是让人回味无穷?
茶香真是多种多样,每一种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神秘如茶香,不可言喻。
好了,今天就到这吧。
晚安
202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