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lanyese

2018-04-23  23:24

351 0 0

096-你没得到,是因为你也没有那么想得到

进了一家大平台公司做招聘,负责某些职位的自主招聘,担心做客户开发的第三方公司找错人,在社交平台上特别备注,不负责供应商管理。依然收到大量的第三方公司客户开发的沟通信息,第一条,可以合作吗?当回答我只负责自主招聘后。第二条就是,那负责的人是谁,能帮我介绍吗?
如果都介绍,负责供应商开发的光听公司介绍就不要做别的事,而且我也不知道HR团队人力众多的总部,到底谁在负责供应商管理。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也不知道作为中间人推荐的理由是什么。
话题就不好接着回答了。

不由想到自己以一个不擅长销售的360顾问身份开发客户时,拿下客户的方式方法。
从招聘网站或朋友圈获得某公司招聘信息后,先确认客户公司的市场地位(排名靠前的公司更容易有较多的招聘预算和消费习惯,且候选人的选择性比较大),再搜索下公司正在发布招聘的职位,了解和判断可能难招的职位,然后通过候选人找HR或者能查到的HR联系方式找到任何一个负责招聘业务的HR,不管有没有供应商管理权限。找到客户公司的接头上后,确认他们最难招又着急的岗位是不是自己判断的,如果不是,明确是的岗位。拿到岗位后,开始设定关键词,锁定目标公司和职位,和候选沟通公司职位,判断意向度,完成推荐。在推荐的过程中,跟进推荐后反馈,了解招聘情况,痛点难点,在彼此建立信任关心且有面试安排后,了解供应商管理负责人。也有HR会在面试安排过程中主动告知负责人是谁以及负责人的做事风格。
以这种,执行中求开发的方式,达成了客户开发的目标。

当现在站在甲方公司角度看人力资源供应商的客户开发可信度时,关注点会放在这些方面。
1。公司或者顾问的口碑如何。
老牌知名公司当然可信度更高,个人有明显个人标签公司也不是问题。个人可信赖的标签,包括曾经合作过的专业度认知;高互动性同业朋友圈的点评及案例了解;特别会调用资源也是一种让人新任的能力。
有些销售不会做单,招聘人不是他们擅长的,但他们能协调好帮他们搞定招聘的人,销售也是可信赖的。这种情况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销售能带客户跑。
2。个人对我们这个客户开发的投入程度。
群发的信息和针对性做过功课,效果不可能一样。知道客户要什么,自己能给什么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愿意先行投入,市场了解,职位预热,候选人获取等,这就区别于职场的99%的客户开发了。
3,持续的关注,持续的尝试,持续的跟进。
在半年的时间内,在某平台有远超过100以上的作客户开发的人力资源供应商找过我,这些人中只有1位主动说,我有一个候选人想给你看看。当时因为忙别的事情,没有及时交换联系方式。等我事后再刻意去翻找这条上来不说能不能合作,也没管我是不是决策人的第三方公司客户开发人时,前后翻了2次,每次都翻10多20页面,都没有找回那个人的留言。不管他推荐的候选人方向是否准确,我都认为这是值得尝试开发的供应商。即便自己公司不选择,也可以推荐给同行。
可惜的是,大概是没看到我的回应,这位做客户开发的朋友再没有跟我做进一步沟通确认。

最后,和乙方同行共勉,非常非常想得到的,还是会得到的,不管是客户,还是候选人。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