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电子情书》描述了1998年的纽约,互联网刚冒头,人们还在用拨号上网,听着“You’ve got mail”的提示音心跳加速。凯瑟琳的小书店是街角的童话,直到乔的连锁书店开在对街——打折、咖啡、畅销书,商业逻辑碾压情怀。他们白天是商场上的敌人,夜晚却是匿名的灵魂知己,一个叫NY152,一个叫Shopgirl。你的死对头,却成了深夜最懂你的人。最动人的不是爱情,而是那种撕裂感——你恨的人,恰好是唯一听懂你孤独的人。凯瑟琳对着电脑屏幕哭诉书店的困境,不知道安慰她的正是逼她关店的“凶手”;乔读着她的邮件,第一次质疑自己的成功哲学。
这部电影像一封迟到的情书,写给我们错过的缘分、逞强的骄傲,和网络时代里那些“差点擦肩”的真心。
如今网络已如此发达,今日再看,依然会被那句“我希望是你,真的希望是你”击中——原来最深的默契,早藏在最不可能的相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