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最后一天,照例做个小结。
金秋送爽的九月,渐品凉意的九月,艳阳与阴雨交织的九月,就这样到了尾声。感觉过完八月,节奏就处在一直加速的过程中。事情已经很多了,没想到还可以更多。这个节奏应该会一直加速到年底。精神都被磨的有点麻木了,忍耐度越来越高,连发牢骚都懒得了,当然主要是精力时间都宝贵,可不想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情绪里。
毕竟是秋天了,天空越来越蓝,心情也要打开才是。
现在越来越发现每天的日记录本子太好了,每次翻看,对干了些什么就有了印象,一页页翻下来,看到各种手写的痕迹,依稀还能感觉到当时的心情,还有那些片言只语,简短不完整,但正是程序化的一天里最想记下的瞬间。
九月身体状况稳定,感冒后遗症终于全好了,不咳了。其他部位也如常,总有些小问题,但和平共处,总体还算满意。运动方面,跑步基本达标,13次80公里,晨跑开始变得舒爽。先到单位再跑步也挺好的,现在出汗不算太多,带妆跑步不会花。瑜伽和哑铃的练习次数就有点不够,腰疼的时候,中间出差的一周,都完全没有练,清晨的瑜伽时间也有些懈怠了。开启了平板支撑的每日练习,也要好好坚持。
阅读方面,九月看完六本书,写了四篇读后感,最喜欢的是《鱼不存在》。其中两本小说,《桃花源没事儿》很有意思。还连续读完成庆的两本讲佛学思想的书,对于空的概念,对于佛学如何见天地见自身见生死,也有了一些感悟。《古文观止》还在继续跟读,这个月同样是八篇,主要是抄写,学的浅,权当是日常修炼。
写作方面应该是最有成就感的,完成了一年不间断的写作,而且一直延续到今天,第372天,这个月写了差不多五万字,有越写越长的趋势。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个突破,长期写千字左右的小文,都不大会写长一点的文章,总觉得心里没底,储备不足。最后这一个月则写的颇为痛快,甚至想后续要不要尝试一次极限写作——即在规定的时间里码够规定的字数,逼着潜意识里的东西浮上来。
画画则还是有一搭无一搭,七张小线描,练习太少几乎谈不上什么手感,今天画起来线条歪歪扭扭,不太顺。我想,只要还愿意画就是好的。下一步要再多分配时间找寻画画的乐趣。
这个月出门就只有出差去了一周临沂。市区漫游几乎没有,电影也只看了两部,电视剧更是都没有能让我忍到看完的。会朋友有那么两次。要说起来,我的社交活动大概除了微信都没有了吧。
十月份风景好,十一假期已经安排了出门,接下来更要多出去看秋景。工作的忙碌是没有尽头的,要学会在缝隙里穿插自己的安排,实现自己的小目标。
本月摘录
9月1日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弘一法师
9月4日
人与人的关系太复杂,人世间也存在太多错综的因素和条件,这都不是我们能全部了解和掌控的,我们只能敞开自己,接受所有可能性。当学会敞开以后,你会知道一件事出现负反馈是正常的,世界本来如此。
——成庆《人生解忧:佛学入门40讲》
9月8日
真实的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一不留神便容易深陷执念无法自拔,所以才尤为考验我们“不当真”的功夫。
所谓的“不当真”,不是行动上敷衍了事、结果上自欺欺人,而是要学会“郑重地游戏”。
对于事情,知道无论好坏,一切终将过去,更应该投入与珍惜的是当下;而对于情绪,则允许它以万千形态存在,不必急于贴上好坏与否的标签。
—— 林曦《允许一切发生,允许一切如其所是》
9月12日
清晰且正确的概念是一切思考的基石。而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几乎可以凝炼这两个条件:有没有足够多清晰、准确、正确的概念,概念之间有没有清晰、准确、正确的联系。
—— 李笑来
9月17日
作为人,只能做自己限度之内的事情。这件事情没得选,不可能每次自己都能选中扭转乾坤的英雄。很多时候,我们无能为力,改变不了现实,还有些时候,我们只能去做劫难的执行人。——之前大家彼此有过什么因果,这一刻用应劫的方式彻底销账,所以大家才会彼此遇见。
—— 和菜头
9月24日
在佛学经典中,“缘起”的定义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粗浅一点解释,就是万物彼此依存,互为条件。
人类需要各种“连接”,并不一定是我们主观上的渴求,而是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依着“缘起”而展开,根本无法脱离。
——成庆《安心之道:佛学通识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