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轮驶离鄂尔多斯机场,窗外的绿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连绵起伏的黄色。同行的小外孙女扒着车窗,手指在玻璃上画着波浪:“阿婆,沙子是不是会像海一样动呀?”我笑着没说话,心里却和她一样期待——这场关于响沙湾莲沙岛的旅程,从出发时就裹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抵达景区入口时,工作人员笑着接过我们的行李,说行李会由专人送到酒店,我们只需轻装乘坐索道即可。这安排倒新鲜,以往出门总被行李箱拖累,如今竟能像卸下重担的候鸟,轻松奔赴目的地。四人一组的缆车缓缓升空,瞬间便被一片纯粹的黄吞没。目之所及,全是细腻的黄沙,一层叠着一层,像被大自然精心熨烫过的绸缎,连风掠过的痕迹都格外柔和。沙面上鲜有印记,偶尔能看见几串浅浅的脚印,蜿蜒着消失在沙丘深处。看着像徒步沙漠的人留下的,可一场风沙过后,这些脚印便会被抹平,仿佛从未有人踏足过这片土地。
缆车运行了约莫十分钟,脚下的沙丘渐渐有了变化,零星出现几簇耐旱的沙蒿。下缆车时,我正四处张望寻找酒店的影子,却只看见几辆颜色鲜亮的吉普车停在空地上——绿色的车身沾着沙粒,黄色的车顶在阳光下泛着光,活像沙漠里长出的奇异蘑菇。“这是送大家去酒店的接驳车。”工作人员的话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从缆车到酒店,还要过“吉普车”这一关。小姑娘拉着我的手,指着一辆绿色吉普小声说:“阿婆,这车怎么看起来旧旧的呀?”话音刚落,大家都笑了,这带着沙粒与风尘的“破”,反倒成了沙漠里最真实的烟火气。
司机师傅是个爽朗的当地人,开着吉普在沙丘间穿梭时,还不忘给我们介绍:“咱们这路没有正经的道,全靠车轮压出来,你们坐稳喽!”车子偶尔颠簸,小孙女却兴奋地拍手,说像在坐游乐园的过山车。窗外的沙丘不断变换着形状,有的像卧着的骆驼,有的像张开的扇子,风一吹,沙粒簌簌落下,在车后扬起一道浅浅的沙雾。我忽然觉得,这哪里是去酒店,分明是在开启一场沙漠探险。
好不容易到了酒店了,它就那样静静地绽放在沙丘中央,白色的建筑像花瓣一样层层展开,没有砖、没有瓦,却在黄沙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圣洁。有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了酒店的情况,告诉我们一会儿会有小火车才能到客房区。”天呐,这酒店究竟藏在沙漠的哪个角落?跟着指示牌走上两层扶梯,我正四处打量着所谓的“轨道”,却听见传来“叮叮”的铃声——一辆小巧的火车慢悠悠地开了过来,原来,所谓小火车,就是商场里带小朋友转圈的玩具车。小孙女一下子跳了起来,直接往车上冲,我们几个长辈跟在后面,忍不住笑出了声。原来在沙漠里,连“坐火车”都能变成一件让人忍俊不禁的乐事。
下午的时光是在酒店一楼的茶歇区度过的。这里摆着各式各样的桌子,上面放着免费的奶茶和各种小吃——奶皮酥脆,奶酪香甜,还有裹着芝麻的馓子,咬一口满是麦香。我坐在靠窗的位置,望着窗外的沙漠,阳光透过玻璃洒在身上,暖融融的。偶尔有风吹过,带动纱帘轻轻晃动,远处的沙丘像是在缓慢呼吸,那一刻,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
晚餐的自助餐更是让人惊喜。餐厅里摆着长长的餐台,既有当地特色的手扒肉、奶茶火锅,也有孩子们爱吃的炸鸡、薯条。小孙女拿着小锅,非要自己煮火锅,把羊肉卷、青菜一股脑儿地倒进锅里,惹得服务员笑着过来帮忙。我夹起一块手扒肉,蘸着韭菜花,肉质鲜嫩,没有一点膻味,先生说:“这肉比果然香,一点膻味都没有!”火锅的热气氤氲着,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红扑扑的,热闹的氛围像过年一样。
晚饭后,我们听说离酒店几百米的洼处有表演,便决定去看看。刚走出酒店大门,沙子就从鞋缝里钻了进来,每走一步都要费些力气。夜色中的沙漠格外安静,只有风吹过沙粒的“沙沙”声。远处的灯光渐渐亮了起来,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灯光里能清晰地看见飞扬的沙土,像细碎的金粉在空中舞动。小外孙女有些害怕,紧紧躲在我怀里,几乎不敢睁眼睛,我抱着她,慢慢往前走,说:“你看,这是沙漠在给咱们表演魔术呢。”
表演场地设在一个天然的沙洼里,周围坐满了游客。当音乐响起时,穿着民族服饰的演员们从沙丘后走了出来,他们跳着安代舞,唱着蒙古族的歌谣,歌声在沙漠里回荡,格外动人。小孙女渐渐不害怕了,跟着音乐的节奏拍手,小外孙女也从我的怀里探出头,好奇地看着台上的演员。后来,天空中忽然绽放出烟花,五颜六色的光映在沙地上,也映在每个人的笑脸上,小孙女欢呼着,说这是她见过最美的烟花。
走回酒店的路上,小孙女拉着我的手,小声说:“阿婆,明天我们还能坐吉普车吗?”我笑着点头,心里却在回味这一天的旅程——从缆车到吉普车,从玩具小火车到沙漠里的表演,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惊喜,每一个瞬间都让人难忘。沙子虽然钻进了鞋缝,虽然在灯光下看见了飞扬的尘土,虽然走在沙漠里很辛苦,但这些都成了这场旅程中最特别的印记。
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沙漠,月光洒在沙地上,像铺了一层银霜。我忽然明白,为什么人们会说莲花酒店是“沙漠里的奇迹”——它不仅给了我们舒适的住宿体验,更给了我们一场关于沙漠的奇妙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