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毅

2025-10-03  15:24

26 1 1955

30.人心

30.人心

人类的觉醒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个体的觉醒,一是群体的觉醒。个体觉醒,人发现了自己,由此开始通过天地万物、他人来认识自己;群体觉醒,人开始自觉探索人在群体中的位置,群体与宇宙的关系。个体觉醒而产生了人本身,群体觉醒而产生了轴心时代。


人发现了自己之后开始认识自己,“我”的边界在那里?“我”的核心是什么?肉体的“我”是我吗?很显然在肉体的“我”之外还有精神的“我”,否则谁来认识肉体的“我”呢?即我思故我在。那么精神的“我”和肉体的“我”哪一个更是我呢?当两者一致时,自然不必区分,但两者相异时便需要区分。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所谓己便是肉体的“我”,生理的“我”,而克己者便是精神的“我”。


礼是什么?礼是群体交往中形成的规则,是千万年来群体生活的人们的精神的体察与积累。人为什么可以延续并发展“礼”?在于人心。人心可以理解礼,既有的礼的内容可以在人心中复活,成为生动的、有生命力的原则。礼不是外界强加给人的规则,不是生搬硬套给人的枷锁,不在人心之外,而在人心之中。


受过良好训练的动物可以表演精彩的马戏,但这些动物的后代并不能直接理解父母的马戏行为,它们的父母也不会训练自己的子女去表演马戏。礼之于人不是外在的训练,而是有感于心的,人可以体察并发展礼。克己复礼为仁,说的就是礼需要人心来延续和发展。人心是第一位的,礼是人心的产物,仁是人心的根本特征。


人自觉而觉他,是人心的体察使人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心是相通的。人的一生并不是要完成肉体的生老病死,而应该有超越生理存在的精神理想,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诗和远方。为了这个理想,人可以克制生理的欲望,保持健康的身体以便更好地实现理想;为了这个理想,人也可以“抛头颅、洒热血”,放弃肉体来接近理想。肉体为精神所驱使,而非相反。


王德峰曾举例说明人心所在。比如你是一个企业老板,在经济不景气的今天需要裁员以求企业生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裁员需要给员工必要的补偿。你不仅给了法律规定补偿,还给了额外的补偿,以表达对同事的感激以及裁员的无奈。几番思量,你所做所为都合情合理合法,周围的人以及被裁的员工都没有什么异议,甚至都很感激你。那么你真的做对了吗?当夜深人静之时,心里有了空闲,重新思索这一波裁员,你可能依然于心不忍。有一位多年的老伙计,本人能力一般,却忠于职守、踏实肯干,一直是值得信赖的员工。他上有老下有下,妻子多病待业,以他的年龄和能力在今天低迷的人力市场上必然很难再就业。裁员固然有补偿,但难免坐吃山空,这家人的生活必然雪上加霜。想到此处,你心里仍然不能安宁,不如留他在岗,哪怕工资低点,至少有一份收入保障,有一家人的希望。这就是人心。


人只有以心存世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才能获得真正的生活。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的生活条件明明很差,为什么可以“不改其乐”呢?因为他以心在生活,“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心中所乐之事必将成为人类生活的徽章,成为人类自豪的文明与骄傲。今天人类自诩超于动物的成就,不在于比动物吃得好、穿得暖,而在于有高于动物的精神生活。


人类的文明能够不断发展的源泉也是人心。人类一切的即有文明都是死的,只有人心是活的,人心在,人类的文明才会不断发展。法律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绳墨,触犯法律者将受到制裁。但法律本身也是人心的产物,法不外乎人情。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律,法律的修订依据又是什么呢?人心。判断法律是否应该修订的标准来自人心。


人心也是智慧的来源。人类的善恶之分、对错之分都来自于人心,没有人心便无所谓善恶对错。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君子者有心者也,可以被欺骗、被利用,但不会糊涂。人心如镜,可以照见一切。人可以被利用,因为人心不忍;人不会糊涂,因为人心明辨。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宰我认为三年之丧太久了。孔子解释说,三年之丧是因为父母去世,子女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所以才要守丧三年。但孔子并不拘泥于此,他问宰我:“于女安乎?今女安,则为之!”如果只守丧一年能够内心安宁,就可以。人心才是礼的根本原则,而不是固定的仪式。孔子能够理解宰我,因为他知道并不是每一对父母都配得上父母的称呼。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老巢   2025-10-04 12:02:41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努力达到这样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