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儿

2025-10-10  23:49

12 0 950

那些我先走过的路

成长大约并无什么捷径可走,不过是在岁月的长河里,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一件又一件地成事,一回又一回地收获那点滴的、却足以照亮前路的正反馈。这般循环往复间,脚下的路,便也一寸一寸地清晰、坚实起来。


回想起来,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似乎都会有一些不期而至的灵感,如萤火般在心底亮起,旋即引燃一段全新的兴趣,开启一种别样的生活。有趣的是,这些在当时看来只属于我一人天地的、微弱的火种,却往往在数年之后,悄然成为燎原的风景。


譬如1996年,在“韩流”二字尚未成为风潮之前,我便已守着电视看每周日放送的Korea Hour,从那些早期的影像里,懵懂地触摸着另一种文化的温度。譬如2007年,当多肉植物还未成为都市案头的“萌物”,我便已开始照料那些饱满的生命,在静默间寄托心情。后来,2010年,我开始系统学习心理学,将探索的视线转向内在的宇宙,这条自我成长的路,一走便是十多年,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已普及为常识。也曾迷恋过古琴的清微澹远,十年抚赏,余韵悠长,后来流行起来越来越多"雅集"和传统文化。又或是从小保持的博物学的爱好,寒暑假旅行时喜欢流连于各地的博物馆与艺术展厅,在器物与画图间,与千百年的灵魂对话,后来流行起来成为"游学"。及至我的孩子步入学龄,这个最需要慎重以对的人生节点。面对周遭的疑虑与主流的喧嚣,我再一次选择了那条少有人走的路——梧桐山下的国学华德福学堂。那里有青山为屏,绿水为伴,广阔的草坪任由稚嫩的双足奔跑。在这方反璞归真的天地里,孩子的童年得以如植物生长般自然舒展。如今回到公立学校,看他心有静气,纯朴开朗,能自得其乐,便知当初那份坚持,原是值得的。


亦如我昔日的种种爱好,即便多少带着些“向外求索”的形貌,如今看来,竟都一一成了未来的脚本。友人听我细数这些选择,终是忍不住追问:“那你现在在做什么呢?”我说,过往种种,皆是外求的风景;行至此处,方知所有的道路最终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向内。当我开始专注于这趟内在的旅程时,才发现喧嚣的世界也正将目光投向这里。无意间,竟又踏在了这个浮躁时代开始讨论的热点上。


或许,成长就是这样吧。不是盲目追随潮流,而是听从心里的声音,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当大家都在谈论某件事时,你可能已经在那条路上走了很远。那些曾经被认为“不接地气”的选择,可能只是我出发得比较早而已。

image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